二语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 07:22罗娟娟
考试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应用

罗娟娟

摘 要: 二語习得理论是描述二语习得过程、解释二语习得特征的理论,把语言学习分为自然习得(acquisition)和后天学习(learning)。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基于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监察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五种假说,在外语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行为具有相应的借鉴意义,能够指导外语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二语习得 外语教学 应用

目前,在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中,应用最多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理论。克拉申认为:作为语言的学习者,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想要掌握某一门语言(即目标语),其主要途径只有两种,即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语言学习,是指学习者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

结合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现状,仍旧是以“词汇、语法”为主的知识讲授式教学法,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思想,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因此,运用二语习得理论进行外语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基于五种假说之上: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监察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各个假说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习得—学习假说与实践应用

习得—学习假说是五大假说中最基本的。克拉申认为人会使用两种相互区别、相互独立的方式掌握二语能力,即习得和学习。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集中在意义层次上获得语言知识的过程,在自然交际中习得的语言能力,不为习得者觉察。学习是有意识地通过学习语言规则和形式得到语言知识的过程。语言表达的主要来源是习得的知识,而在监察输出过程中则使用学习到的知识。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自然、真实的语言,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1.聘请外教。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聘请外教或外国留学生到中学讲公开课或者面对面与学生交流。2.加大对中学教师听说能力的培训。中学英语教师听说能力普遍较弱,语言运用能力随着长期汉语化的课堂教学逐渐减弱。学校可以给英语教师提供各种语言能力方面的培训机会,同时更新英语教学观念,使外语教师教学的注意力从英语语言组织结构向语言的意义和运用转变。

二、自然顺序假说与实践应用

自然顺序假说认为习得者在自然交际场合习得语言,与语法结构的习得先后顺序极为相似。二语规则的习得顺序具有可预测性,有些语法结构习得的早些,有的晚些。比如,动词现在分词、名词复数及系动词的习得要先于助动词、冠词习得,接着才慢慢习得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形式,最后是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形式和第三人称单数所有格(s)。根据此理论,教师就可以预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教材的重组与知识考察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这一理论,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删减、重组,设置题目时合理安排难易梯度。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学情,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三、输入假说与实践应用

此假说是整个理论的核心,阐明了习得是如何产生的。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输入的信息实现的,因而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有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而且这种语言输入必须是有效的。有效的输入应当具备以下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输入量。如果语言材料都是很容易掌握的,就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克拉申认为,为了使语言习得者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更高阶段,提供的语言输入必须包括一部分低一阶段的语言结构,这就是克拉申提出的“i+1”理论。

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语言输入应该是高于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的,即“i+1”。教师可以通过考试、问卷调查、语言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从而确定语言输入的难度。如果输入过于简单,将无法习得;相反,如果太难,学生就会觉得学习受挫而不愿继续学下去。因此课堂输入应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并且学生能够理解大部分输入内容,激发他们通过努力取得进步,语言习得从而产生,这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比较接近。语言的输入既包括口语又包括书面语,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音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输入。

四、监察假说与教学启示

学习者流利地说出第二语言的句子,是语言能力运用的一个主要方面,也被看做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学习者在使用习得的语言生成话题的同时,会运用学得的知识在实际表达的前后对输出进行监察。学习者在日常交际中,往往过多地关注双方说话的内容,而非语言形式。如果一方运用监察手段过度,不时地纠正错误,则势必会影响语言的连贯及正常的交流。因而,在不妨碍正常交际的情况下,将监察作为辅助手段,提高语言的准确度是很理想的。

因此,针对不同的课型及其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处理好学生语言表达在流利与准确两方面的关系。如果是一节听说课,主要训练学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用目标语进行观点阐述,那么准确性方面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一些,只要学生表达流利,意思基本清楚,个别语言形式错误是可以忽略掉的。对于语法知识类课型,主要针对某种语言形式进行操练,这时候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就会比较高一些,但是教师在纠错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策略。

五、情感过滤假说与教学启示

可理解性输入对于语言习得来说是必要的,但并不足够。学习者的大脑不是一个容器,对进入的物质并不能做到全盘收入。学习者情感的变化,如焦虑、自信心和动机三个方面,会促进或阻碍由可理解性输入转化为习得的语言这一过程,进而影响输出效果。学习者的焦虑感越强,内心压力越大,情感屏障越高,则语言习得越少。适度的焦虑对语言习得起促进作用,然而过分地追求正确的语言形式,会影响到语言的流利性,引起的过度焦虑与语言习得的效果成反比。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纠错时,应把握好尺度,尽可能避免负面评价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情绪,否则语言交流失败的挫败感等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产生抵触心理。学生的语言应用错误十分严重,必须纠正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运用提醒、暗示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纠正。如果学生能够发现错误并自己纠正,则应给予鼓励。如果学生不能纠正,则可以让其他同学纠正。实践证明,在纠错练习中,同伴教学要比教师教学接受效果要好。

参考文献:

[1]覃晓琪,李秋.二语习得理论视角下的第二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3).

[2]李丽.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4):123-127.

[3]邓联健,杨烈祥.二语习得中的吸收假设[J].外语教学,2006,27(3):46-50.

[4]周平,张吉生.论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的互动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2):13-16.

[5]向前进.二语习得主流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19-21.

猜你喜欢
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应用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