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巍 夏志丹
摘 要: 安全管理是高校管理事务中一项重要基础任务,高校安全管理水平不仅关系学校的声誉、升学就业形势和学生利益,高校的稳定与发展是评估一所高校能否立足长远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 高校安全管理 现状 作用
随着大环境变迁,高校规模都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学生成为时代浪花的弄潮儿,年轻人拥有掌握和影响当前文明走向的资本,在形势可喜的同时对高校安全管理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的主体人群应当是学生,一切教学与管理活动都建立在绝对安全有保障的基础上,学生群体作为学校的核心主体,一般对教学和食宿问题相对关心更多一点,如果能够发动学生从一贯被教育、被管理的角色逐渐走向自主管理的主角,那么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管理整体水平,而且可以给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有利帮助。国外在鼓励大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和模式上早已成熟,我国高校实行民主管理、鼓励学生自主管理的投入普遍尚未达到国外高校程度。在高校综合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价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距离,有效减少行政管理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高校管理制度的执行。
一、中美高校安全现状对比
据美国一家知名网站2010年发布的一份校园犯罪调查报告,2003至2005年全美犯罪数据中显示,75%的暴力罪犯为男性,25%的为女性。而14岁和14岁以下的占53%,15~17岁为38%,21岁以上占4%。美国对枪支管理存在巨大疏漏,校园暴力案件中主要跟枪支有关,案发形式相对集中,罪犯多是反社会特质。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颇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多表现为偏执人格型的犯罪,据此而论,中美校园犯罪的最大区别在于犯罪方式。相对来说,我国高校暴力案件的危害程度和危害面积较小一些。
二、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的难度
高校安全管理存在于方方面面,细微到个人隐私、出行甚至于食品等,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和学校双方带来伤害。学生已是成年人,负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但目前情况不与之相符,每当学生发生意外,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家长首先质问学校是否作为,是否承担该有的责任,并最终倾向于如何赔偿,这对如何妥善、客观处理好学生事件产生一定的制约。我国大中型城市都建设了大学城,多数高校集中坐落于一个圈子内,每个大学城内的周边环境给高校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网吧、旅馆、黑车、出租房等,使得学校对学生的监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至关重要
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尤其以来自城市中心的人为代表,曾经沉浸在父母营造的蜜罐中不能自拔,在经历了严酷的高考之后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里,没有了父母的严管说教,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瞬间下滑,处于松懈状态。尤其在提倡个性张扬的年代里,在家中“唯我独尊”的习惯依旧延续到校园里,并不具有足够的自我管理意识。大学生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智上却有与之年龄不相符的欠缺。进入大学校门意味着新的人生历程开启,离开父母的呵护之后该如何保护自己成为他们的第一个难题。从历年来发生在新生的案件中,不难看出,大一新生是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对象,为何他们成为犯罪分子虎视眈眈的“头号目标”?因为大一新生进入新校园对一切环境还很陌生,与新同学和老师相互不认识,对学校管理制度的了解存在空白,各种披着友善外衣的诈骗手段变着把戏考验这群手足无措的骄子们。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应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到集学习、生活于一体的大环境中,成为自己的主人、人生的主舵手,在踏入社会之前做好“热身操”。
(二)发挥群体优势,推动高校教与学的发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这里我们把学生群体比喻成水,意思是学生是一所学校的主力军,既是知识的受益者,又是知识的推动者,他们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符号,也是形成一种校园风气力量的主体,并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若能妥善地将这股强大的力量融入到管理中,发挥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作用将会相当明显。学生应当掌握主动权,但并不是与管理者产生对立,而是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出发,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到高校管理者的不易,促使学生在学校里尊重知识、遵纪守法,成长为更成熟稳重、睿智理性的独立人。
(三)推广学生平台,保障学生利益最大化
以社团形式存在的各种学生组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发挥的潜能和价值无以替代。正是因为学生找准了方向,找到了可以寄托理想的平台,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明确,从“被教育、被管理”到自主管理是体现学生权利和责任的过程,学生有对学校事务公开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毕竟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人群,任何偏离学生主体权利的管理都是不成功的。在很多高校保卫部门都组建了学生护卫队伍,他们分布在各个角落,充当安全信息的传递者,及时掌握和反馈师生动态,配合做好专项安全宣传工作,积极搜集和保护线索,协助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扬善惩恶、发扬正义。除了专门的安全保卫人员外,这支年轻、阳光又富有正义感的学生队伍成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大学生参与高校安全管理的作用
(一)全面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形势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自身提炼,形成一套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在日益变化的社会舞台上摆清位置、认识自己,为自己提前规划美好的人生和未来,除了日常学习之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高校安全管理,掌握当下时事政治和国家政策,进一步了解当今社会治安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和身边的同学,防止在校内发生意外。如果大学生只是停留在课堂和课本里,就会成为一叶遮目的书呆子,不能及时认清和客观接受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当今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倘若大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管理达到成长成熟,为尽快踏入社会、适应社会有极大的帮助。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明白受益方是学生本人
真正的教育管理原则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利益,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却在数千年来的教育模式中,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不但与教育管理者时常存在利益对立,还会将所谓的人格独立和特立独行发挥到极致。如学生公寓的物管工作人员,本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繁杂琐事,但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一方面跟物管工作人员处处对立,挑三拣四甚至恶语相向,另一方面悄悄在公寓里使用大功率违禁电器;宿舍内的垃圾随处堆放,卫生环境脏乱差;大门时常处于开放状态,丢失物品后却追究物管或校方的责任,指责管理工作不到位。一些“天之骄子”已经习惯了被人照顾,把与父母年龄相仿的物管工作人员当做保姆使唤。公寓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阵地,学生才是自己的主人,任何地方、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代自己,这就说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够,总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围绕自己转,出了问题首先质问别人的不作为,根本没有从自身查找原因。再者高校的各种管理条例虽然看起来严厉苛刻,针对性很强,但实际都是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受益的仍然是学生本身,一部分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校纪校规频频发起挑战,直到一不小心触犯法律的电网却为时已晚。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时刻牢记这个时代赋予的权利和责任,自觉加入到校园安全管理队伍中,利用校园里的各种平台充分展示能力,成为能够承受各种考验的、合格的社会备需人才。
(三)综合素质得到充分锻炼
从历届学生社团组织成员的发展来看,有过管理经验的学生还是有别于从未参加过任何社团组织的学生,表现出对人和事的态度及处事方式都有明显区别。学生干部得到更多锻炼机会,接触到普通同学没有接触的事物,在高校安全管理过程中,学生参与安全宣传工作有着非比寻常的效果,协助保卫部门参与安全工作时,能够主动学习各种安全防范知识,角色不同了,关注点自然不同,学生将搜集到的安全信息经过汇总、整理和加工又反馈给学生群体,站在学生自身角度看待身边的安全问题,使其他学生对安全工作产生共鸣,能够更主动地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提高警惕,杜绝隐患。学生本身能够受益匪浅,还可以帮助更多同学远离危险,确保自身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四)不断健全安全保障机构,充分利用学生自主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按照要求,高校保卫干部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分配应达到1‰,并有具体的分工和完善的制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保证充足的储备力量,面临危机时才能随时抽调足够的力量,但因各地各校现实情况不同,不一定能够全部按照规定达标,更多时候依靠的是行政辅助力量支撑,要求所有部门不仅要关注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参与。校园安全不是保卫部门一家的事,人人都有责任。从管理角度来说,学生是被管理者,但如果一味站在学生对立面,那么既不利于矛盾的弱化处理,又不利于工作开展。相反,如果在努力健全保卫干部人员结构和完善制度的同时,确定一部分学生力量,带动发展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发挥自主管理的优势,不但可以减少多余的行政开支,还可以发挥号召力和感染力。由专职老师担任指导者,带动老生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在新生中积极挖掘具有正义感并主动关心、积极参与安全管理事务的人员,发展为保卫部门新的“耳目”,扩充保卫队伍力量,广泛搜集安全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散播正能量,容易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真正成为校园的主人翁。例如,学生校卫队从每次参与校园执勤主动发现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细心观察和仔细分析判断一件事情存在的危害程度,他们的关注点往往比专职保卫人员更加细腻、到位,校园维稳工作单靠保卫人员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校园动态
(五)协助安全保卫部门做好校园维稳,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学生护卫组织不仅可以协助我们更好地开展高效安全管理工作,而且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态,对更好地维护校园安全与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组织可以随时倾听和反映来自各个角度的意见和建议,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成为信息传输、情感沟通的绿色通道。在确保信息来源可靠的情况下,把所有不良信息、不实报道和不利于团结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协助维护内部稳定,引导广大同学朝着正确思想方向发展,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配合保卫部门做好预案,一旦发现不良行为和歪风邪气苗头就要及时反馈报告。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基地,也是一个接纳与改变的熔炉,无论大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光里学到多少文化知识,阅读过多少名人著作,将来有多少作为和贡献,一切都要基于平安健康。在高校里,大学生法制教育和安全管理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保证所有学生平安才能谈教学质量,没有安全做奠基一切都是空谈。安全管理说到底还是服务于学生、依靠于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最大范围地普及安全知识,发挥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治安环境,更好地为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兰胜,龚永刚.基于校园安全管理视角的学生参与.江苏高教保卫学会,2013(20),154-158.
[2]陈国忠,徐凌霄.高校学生工作机制的理性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54-56.
[3]李学森.试论高校治安保卫工作新体系的构建.广西大学学报,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