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改下民俗文化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

2015-09-10 07:22贾玉欣
考试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课程标准民族

贾玉欣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主任陈其博士曾指出:“中国中学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努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深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1]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发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应该成为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2]。

一、问题的缘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较多,如学生记不住历史史实,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学生普遍缺少阅读历史的时间、学科兴趣不浓厚,更谈不上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二是现行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是从宏观角度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在内容上重视知识体系的搭建,对学生而言空间距离远,缺少历史亲近感;“在趣味上重结论、轻探究、没有地方特色;在范围上重全局,缺乏地方史和地域文化的联系等。这些都是课程改革要求解决的问题”[3]。

二、现实的契合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专门开辟“学习和探究”这类专题。运用乡土民俗文化资源开辟历史第二课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且很好地践行了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的要求。

首先,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注重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实现课程标准“传承人类理想和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探索历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民俗文化正好给历史教学提供了一种新角度,这种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教育载体能更好地为现代历史教育服务,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其次,在教材方面,民俗内容越来越受重视。民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的生活文化,它在历史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可以说是活着的历史。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新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和九年级(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关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明显增多,已经涉及人们的居住、饮食、服装、建筑、交通、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和岁时节令等方面,有的分散在各个章节,有的以集中的专题出现”[4]。以目前在全国使用较为普遍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2007年版)为例,必修二中就专门撰写了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分别从“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迁等这些学生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研究历史[5]。

再次,课改后的历史教学不仅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增加了不同时期民风民情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全貌,而且在考题中对学生有关民俗民风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考察,在这方面广东省高考的历史命题就很突出对社会生活史的考察。纵观近年来广东高考历史材料题,有相当部分都是以社会史观为指导,以社会群体活动、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反映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从社会角度以小见大揭示历史宏大主题的。如2006年广东文综卷第26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这就提醒教师教学时不能忽视各个时期社会生活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2010年广东文综38题考察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文化变迁之间的联系。2012年38题的主题“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39题通过人们生活中一些熟悉的词语和概念的变化(“经济”、“中学”、“粉丝”)从中探究历史,获取重要信息。

历史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考试内容的这种变化,不仅是近年来史学界研究趋势变化的反映,而且是近年来社会上对年轻一代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呼声的反映,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得以传承、复兴和发展的需要。

三、公民教育的促进

民俗文化对高中历史教学有重要促进作用。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通过历史学习,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6]历史课程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都是优于其他学科的,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乡土历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更有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民俗文化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综合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公民意识。民俗是活的社会“化石”,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蕴涵大量文化知识。民俗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课本以外的文学、历法、礼节、历史、地理、语言等方面的知识。民俗文化承载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渗透于民俗文化之中。教育家顾明远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7]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蕴含族群意识,可以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对于学生来说,公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因此,从意识形式上看,不能把这种教育视为中性的;学生的信仰必然受到这种教育的挑战,为了维护信仰的独立性,教育也应该从人的童年起并在其一生中培养一种有助于自由思考和自主行动的批判能力”[8]。历史教学结合民俗文化,挖掘其中优秀的文化成果,让学生在身边真实的文化环境中感悟和提高人文素养,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参与和感受社会生活中民俗文化的魅力,将民族精神的力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道德修养,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2008(6).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联系和运用研究.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课题结题报告.

[4]朱永文.中学历史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3(1).

[5]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中国大学网—教育文摘)http://www.unjs.com/xuexi/jiaoyuwenzhai/20111122135451_ 719813.html.

[6]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9.

[8]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9.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课程标准民族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我们的民族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