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摇数学》第七册教材安排有一个课题为“怎样滚得远”的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种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内容,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一开始,我就用电视媒体播放生活中有关物体滚动的情景,然后提出疑问:有一个圆柱形易拉罐(放在搁板上),你有什么办法使它在桌面上滚动?今天我们要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的方法研究在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话音刚落,教室里就沸腾了。我立即请两位学生与我合作,示范实验方法:搭一搭,滚一滚,量一量。在学生有了清晰感知后,我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小组明确分工,小组成员接受任务(包括:组长、物体滚动者、角度和距离测量者和记录员)。在明确实验要求和注意点后,各小组学生立即开展实验,把木板分别调整到30度、45度、60度进行实验,每个角度操作三次,做好记录后,计算出平均数并完成填表。我在旁边巡视并作相应指导和调整,看到学生的实验在有条不紊地展开,我心里暗暗高兴。很快,实验结束了。
各小组学生反馈交流:第一、第二、第四组都认为木板的角度与地面成30度时物体滚得最远;第三组认为木板的角度与地面成45度时物体滚得最远。我适时引导:根据刚才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疑问和猜想吗?李明:我的疑问是,为什么角度大的会滚得近?王玲:我觉得应该是角度越小就滚得越远。杨红: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大部分学生都点点头,第三组的学生这时可不敢提出异议了,默认了大家的看法。我说:同学们,既然你们都认为角度越小物体滚得越远,就请你们自己再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吧。学生讨论后就选了一个15度的角,实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四组学生都发现15度时物体反而没有30度时滚得远了。凌萍抢着说:我们小组发现小于30度时滚得并不远。周阳:我们觉得还是30度时最远……这是怎么回事?学生有些茫然了,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一样,甚至有些背道而驰。看着那一张张带着疑惑的小脸,我只能大手一挥:同学们,刚才我们做实验时由于受到场地、滚动物体、测量误差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最后没来得及找到正确结论,我们下次继续研究。
下课铃声响了,学生的收获是模糊的,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究其原因,主要是我课前准备不充分,对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估计不足,对什么角度下物体滚得远认识也比较模糊。我和几位同事决定进行“下水实验”。实验对场地和滚动物的材质等干扰因素作了控制,只考虑坡度、角度变化作为自变量,对实验结果整理并制作了统计图。
第二天数学课上,我笑容满面:同学们,今天你们想继续做实验,继续探究吗?别急,根据上次的实验,小组先讨论讨论,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成(?摇 ?摇)度时,物体有可能会滚得更远?
王红:我们小组觉得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成20度时,物体有可能会滚得更远些。
孙杨:我们小组觉得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成40度时,物体有可能会滚得更远些。
莉莉:我们小组觉得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成50度时,物体有可能会滚得更远些。
季明:我们小组觉得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成45度时,物体有可能会滚得更远些。
邵洁:……
大家又开始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们班的智多星孙亮站起来:你们不要争了,我觉得,通过前两次实验,我们不能只想着木板与地面的角度成几度时物体滚得更远些,有没有可能,木板与地面的角度在某一个范围内,物体都滚得比较远。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如梦初醒,纷纷说:对呀,对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我适时引导:那,你们四个小组做一下分工吧。第一小组准备选取几度角开展实验?第一小组选取了20度、25度的角,也就是选取小于30度的角度再次实验。第二小组选取了35度、40度的角,也就是选取30度与45度之间的角度再次实验。第三小组选取50度和55度的角,也就是选取45度与60度之间的角度再次实验。第四小组抢着说:我们不选60度以上的角,我们和第三小组一样选。我作疑惑状:为什么呀?大家都笑了,抢着回答:因为上次实验时我们发现60度时物体滚得最近,所以我们觉得60度以上的角度时物体肯定也滚得不会远。我发出会心的微笑:有道理,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那就请你们根据刚才选择的角度再次开展实验吧。很快,第二轮实验在组长与组员的配合默契中展开了。他们忙着搭建角度,滚动易拉罐,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平均数,填写实验表,忙得不亦乐乎。总结交流时,孩子们的发言精彩极了。
第一小组:我们觉得小于30度时物体并不滚得远。
第二小组:我们觉得在30度~45度之间物体滚得都比较远。
第三小组:我们觉得在45度~60度之间物体也滚得并不远。
第四小组同上。我不急着发表意见:请你们仔细观察四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把两次实验数据对比并讨论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
大家一致认为物体在30度~45度之间时滚得远。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这次实验活动,孩子们表现出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观察力、思维力,让我为之惊讶和感动。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要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一种人的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课上,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和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滚动”活动,在动手和动脑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习兴趣。我只是在教学的关键点、学生的疑惑点、疑难处加以引导。
“经历过程”、“关注过程性目标”是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征。经历过程不单单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都比具体结果的获得更重要。我给予了学生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大胆实验、猜想、交流、再实验、再交流,让学生在多次的实验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感悟如何通过比较分析实验数据获取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参与中有了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创新思维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与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