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环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对文本的理解、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成了被一些教师“遗忘的角落”,甚至出现多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应当重视朗读,因为它不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而且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朗读这一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价值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朗读”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下面就朗读的作用谈谈心得体会。
一、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手段
朗读课文,就是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朗读的遍数越多,感性认识就越深,才有可能发展到理性认识。学生朗读,是对教材的直接感知;范读,是教给学生感知教材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在台下却听得晕头转向,有时是没有什么反映。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教材缺乏感知不熟悉课文,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所以,老师讲得再好,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
二、朗读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朗读时,心、口、耳、唇、舌等多种感官积极投入阅读活动,使静态的书面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使阅读者的感觉、知觉、注意力、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充分活跃起来,就一定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
三、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朗读训练才能获得。尽管我们在默看一篇文章或诗歌时也会受到感染,但当我们把它读给别人听时,就不一定能感染听者,这就是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在起作用。如果要把一篇文章中的喜、怒、忧、思、悲、惧、惊等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送到听者的心里,使之受感染,就非有很好的语感不可。这要通过对文章的反复朗读,对文中情感的反复体会、领悟,再加上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达到良好的语感效果。
四、朗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范读课文”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之所以重要,我认为有三点:一是它的示范性,让学生明白怎样朗读好课文。二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三是它的感染性。这第三点尤为重要。可以想见,老师范读那铿锵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声调,丰富的内容,健康的感情,无疑能给予学生感染和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再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朗读是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朗读。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便于朗读,我国最早的诗歌得以流传到现在,起初就是靠朗读和传唱才实现的。可以说,诗歌是朗读的文学,朗读可以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朗读有助于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和意象的领悟;朗读可以更准确地比较和鉴赏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朗读与之相伴的既有文学的鉴赏又有情感的体验。一首富有激情的诗歌,不通过朗读鉴赏它,那是不可想象的。朗读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读,在我国的过去,几乎是唯一的办法。过去的私塾先生,无论学生多少,总是抱着一本书,咿咿呀呀地读,边读边背,先生几乎是不讲的。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清代的唐彪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涌,滔滔不绝。”现在虽然不要求学生死记死背,但在教学中还是离不开读,甚至是不读不行。一篇文章,不读就不能明白意思,老师就讲不成。有些文章的某些部分甚至只能读,不能讲;学生读起来,通过仔细品味,会觉得很有意思。老师一讲,就会趣味全无。有时还会把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妙处讲得不妙,讲得不合原文精神。“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叶圣陶对吟诵有极高评价,认为吟诵能使内容与化而成为读者自己的东西,是学习语文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这正是对朗读的重要作用的精辟阐述和评价。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校里的琅琅书声越来越少,甚至听不到。条分缕析的讲解充塞课堂,以讲代读,一讲到底,朗读已无立足之地。课堂上不闻书声琅琅,只见习题海洋。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学语文就是学字、词、句、篇、修、逻、文等常识,在课堂上让学生读课文是浪费时间,会挤占老师讲解的时间。这样就把本应训练语感的语文课变成了纯粹地传授字、词、句、篇、修、逻、文等常识的知识课,把一篇文情并茂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课堂上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卖力地讲,学生则被动地听。善讲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拙者简单罗列一二三四。尤其在农村初级中学,朗读普遍不被重视,似乎已成为多余的。朗读被忽视,并不是因为学生都读得好了,事实是很多学生不会朗读。教师不重视朗读,忽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必然导致学生不善于朗读。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看到了语文教学中朗读的缺失,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抓好朗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和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使语文的教和学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使朗读成为学好语文的一个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