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治学典范史林巨擘

2015-09-10 07:22潘虹
教育与职业(上) 2015年2期
关键词:近代史治学史学

潘虹

范文澜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他著作等身,治学严谨,主持编纂的《中国通史简编》,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特征相融合的史学巨著,开中国史学研究之新风,对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贡献不言而喻。时至今日,他“实事求是、力戒浮夸”的治学精神仍对我国历史研究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不愧为“治学典范,史林巨擘”。

范文澜早年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曾任蔡元培先生的私人秘书。民主革命时期,他参加五卅运动,积极投身民族救亡运动。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达延安后,先后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华北大学副校长和北方大学校长等职,并主持编纂了《中国通史简编》。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史学研究和史学著作编纂工作之中,先后出版了多本史学专著,为我国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被时人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同时,他先后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著名学府任教,积极致力于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教育传播,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史学人才。

不可替代的史学贡献

1893年,范文澜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饱读四书五经,尤其喜欢阅读古典史学著作,自幼就对中国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1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学习更加刻苦,对史学研究的兴趣弥久笃深,而对史学的认识和理解也不断加深。此后政局动荡,他积极投身民族革命事业,辗转多地任教,却始终没有割舍对史学的一腔挚爱。1931年,范文澜正式出版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史学著作——《正史考略》,徐徐拉开他四十余载“与史结缘”的传奇生涯。

卢沟桥事变之后,范文澜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1940年1月,他放弃了在河南大学任教的机会,带着几十箱史学书籍,只身一人从河南远赴延安。到达延安后,他一边亲自创办抗战讲习班,继续投身革命,一边主持中央马列学院的历史研究室工作。在这一时期,他得以近距离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叙述中国历史的大胆想法,在他的脑海中逐渐萌芽,为日后编纂《中国通史简编》打下了重要基础。1941年,范文澜正式开始着手编纂《中国通史简编》,期间呕心沥血,几易其稿,全书终于在1946年得以正式出版。当时《中国通史简编》共分为上、中、下三册,全书共计100余万字。其中,上册从上古时期开始到五代十国结束,中册从宋辽时期开始到清代中期结束,下册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义和团运动结束。此后,抗战胜利、解放战争爆发,由于国民党集结重兵对陕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范文澜随军转战,无暇著书,因此《中国通史简编》的下册并没有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范文澜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近代史研究工作之中。1950年,范文澜任中科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1951年,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协助郭沫若处理日常事务。期间,他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出版了多部专著,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范文澜开始设想对《中国通史简编》进行重新分册编纂,一个更加庞大的编纂蓝图在他的脑海中徐徐展开。从1953年开始,《中国通史简编》陆续重新编纂,到1965年,全书共重新出版了四册。

就史学价值来讲,《中国通史简编》在近代史林中独树一帜,开宗立派,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观点与中国史学特征相结合,既饱含哲学智慧,更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风格,堪称是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一座丰碑。

别具一格的教育思想

纵观范文澜的一生,除了一心著史之外,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了教育事业上,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等著名学府任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引入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办学理念,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教育思想。

一是号召学生们从史学中吸取营养。范文澜一生与史学结缘,醉心史学研究,这对他的教学思想影响很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他十分注重从历史之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念。他大力倡导借鉴历史视角来审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课余时间里,他多次向学生们推荐古典史学书籍,号召学生们在历史中寻求答疑解惑的方法,在历史人物经历和历史事件的演变中,寻求的治学处事的“良药”。

二是注重在课堂上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范文澜辗转多地任教,并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27年,范文澜在北京见到了李大钊,并很快入党。入党之后,他对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也逐渐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引入和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此后,范文澜多次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宣讲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并向学生们推荐《新青年》《红旗》等进步书刊。

三是注重加强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范文澜到达延安之后,逐渐实现了由“教学”向“办学”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他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问题,强调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针对当时延安整风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观念和问题,他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于1942年发表了《论王实昧同志的思想意识》一文,及时对这些错误思想和观点进行了深入驳斥,对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

在多年研究史学的心得和感悟的基础上,范文澜提出研究历史应该在“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佐证资料、精于文字表达、做好言行一致”四个步骤上下工夫,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学问。为此,范文澜多次在各种场合讲过: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更要懂得学习马克思主义必求神似,要不得貌似。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身的思想意识、思考方法、生活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称得上马克思主义者做史学。

同时,在治学过程中,范文澜非常注重考证,这与他早年在北京大学的求学经历关系很大。早在北大就读期间,他受黄侃、刘师培等当代大儒治学思想的影响极深,始终秉承“实事求是、力戒浮夸”的治学态度和精神,对任何缺乏证据的臆说都坚决予以批驳,对每一个史学观点都要做深入的考证和探究。当时,“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先生,率先提出了“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点”这一论点,并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和采纳。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就引用了这一论点。范文澜抵达延安之后,专门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考证,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确信观点正确无疑之后,他特别发表了《关于上古历史阶段的商榷》这篇文章,在文中详细地对吴玉章的观点进行了科学严谨的论证,使这一观点更加令人信服,并广为史学界认可和采纳。此后,范文澜编纂《中国通史简编》时引用了这一观点,仍坚持围绕这一观点进行多方论证,直到获得令自己信服的佐证为止。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韩儒林先生,曾这样评价范文澜:“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字空。”这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堪称是范文澜治史生涯和治学精神的真实写照和准确诠释。他的治学精神和史学专著一样,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必将永远彪炳史册。

猜你喜欢
近代史治学史学
施明敬
新、旧史学的更替
分期付款
评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进程
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关于启蒙运动教学的几点想法
晚清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1899~19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