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颖
摘 要: 随着人们婚姻观、家庭观发生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家庭破裂、抚养方式改变、人际关系变化及家庭教育变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而聋校中的单亲子女更是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但只要我们投入自己的爱心,真心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教育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这些孩子都能走出心灵的阴影,沐浴在温暖自由的阳光中。
关键词: 聋生 单亲家庭 德育 案例研究
一、个案描述
窗外,一片黄叶轻轻地划过,像一只金色的蝴蝶,轻舞飞扬。很奇怪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当所有花儿都争奇斗艳的时候,却还有开始落叶的树?正当我对窗外这棵树陷入疑惑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拿起手机一看,小南的父亲,我接通了电话。
“陈老师,您好!”
“您好!”我有礼貌地回应。
“我前两天刚回来,这两天在家里被小南气得半死,她一直在家里哭呀闹呀,又没办法和她沟通,她要什么我都给她,但不知道她还要怎么样?”还没等我询问,小南的父亲就迫不及待地向我诉说,今天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向我告状了。
“你先别急,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说给我听。”我先让他冷静下来,再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我前两天刚回来,之前她和我说要我买手机给她,我答应了,本来我想把我那部旧手机给她,后来想想,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又是聋哑的,很可怜,就买了一部新手机给她,花了一千多,可是这两天又开始在家里闹,也不知道为什么,又不会说话,就是一直哭,我被烦死了。她经常向家里拿钱说要买这个买那个,前两天刚给她一百多块钱,现在又说没钱了,还和我弟弟说她都没钱,我弟弟责怪我说不给她钱,说我只顾自己,女儿都不要了。我都快气死了。”
我先劝慰住小南的父亲,和他一起分析小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让他星期一带着小南一起来学校一趟,我再给小南做思想工作。
放下手机,我的脑子里浮现出小南平时的表现,对这个不懂事的孩子确实有点不快。不过想着想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使我心中充满惆怅。我开始设想下星期一我应该怎样对她进行教育。
二、个案分析
小南,13岁,由于小时候发高烧用药不当导致耳聋。学习中上,聪明活泼,聋哑又是独生子女的她在父母的溺爱下养成娇气的坏毛病,三年前,父母由于感情不和离异了,在孩子心中留下了很大阴影。小南的爸爸从事跑船,一年到头难得有机会回来几天,小南平时跟着爷爷奶奶,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又没人可以沟通。爱的残缺使其心理脆弱、散漫,久而久之,变得抑郁、古怪,加之聋生本身的特性:多疑、倔强,一遇到一点点的小事就爱哭,经常与同学闹别扭,很容易烦躁又爱撒谎,有时甚至躲起来不和任何人说话,一副不信任任何人的样子。久而久之,学习不认真,成绩一步一步下滑,行为习惯也变得很差。刚接到这个学生时,我经常能在孩子的眼中明显看到她的落寞伤感。爸爸回来后看见女儿在家哭哭啼啼就心烦,常常打电话向老师诉苦,说小南在家的种种不良表现,让他觉得很无奈。
三、个案指导与对策
周一下午,我把小南请到我的办公室向她了解在家哭闹的情况,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其实她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从她的只言片语和表情中,我分析她应该就是觉得爸爸和妈妈离婚了,爸爸又经常不在家,爷爷奶奶不识字,没人说话,感觉寂寞,于是就在家哭哭闹闹地发泄心中的不快,想引起爸爸对她的关注。我向她父亲说明了这个情况,通过和她父亲交流,分析孩子的需要,希望他多抽空陪孩子。小南的父亲也表示今后要改变对小南的教育方法,尽力配合学校老师。同时考虑到她父亲从事工作的不便,我也向小南进行分析并希望她能理解父亲的苦衷,积极引导,使小南意识到父亲不是不爱他,只是工作很忙无暇整天陪伴她的事实。我了解她没有妈妈在身边缺少母爱的心理,让她有什么事或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有什么心事也可以来找我谈心,把我当妈妈一样倾诉。与此同时我安排几个懂事的孩子在学习上多帮助、关心她。平时有空多与她聊聊,开导她。
接下来的日子,我倍加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特点和行为规范等。平时密切联系科任教师、家长,共同教育。课间多与她交谈,捕捉她的闪光点,渗透德育教育。交谈内容包罗万象:有学习,有生活,有行为习惯,校内校外与同学的关系等。交谈中,我以倾听方法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对她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当她正确处理问题时加以肯定、鼓励,让她时刻觉得身边有人在关心她。继而,我为她准备了一本记账本,教她记账,教她怎样花钱。开始我只是让她将自己所花的钱一笔一笔记下来,然后教她哪些钱是该花的哪些钱时不该花的,应该怎样节省。慢慢地她越来越信任我,愿意听从我的分配。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本学期小南的脾气性格有了明显改变,性格开朗,与同学之间争吵少了,上课专心听讲,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还能经常看到她帮助同学学习的身影。我私下询问了一些同学,大家都表示很愿意和小南交往。现在的小南既懂得如何对待父母,又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她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容,我的心里舒服了好多。
仰望蓝天,一群鸟儿正从上空飞过,也许它们正在寻找今夜的归宿。又见窗外那颗奇怪的木棉树。一阵微风,黄叶又轻轻地,飞旋着,飘落,投向了大地母亲的怀抱。随着黄叶落尽,它的枝干显得更加突兀,在那光秃秃的枝干上,有许许多多的花骨朵儿已初见雏形。黄叶落净是为了让花儿有更多、更好的养分,从而开得更灿烂红艳。
四、个案总结
家庭结构就像一个三角形,父亲—母亲—孩子。只有和睦美满的家庭这个三角形坚实可靠,孩子的身心才能沿着正轨健康发展。随着人的婚姻观、家庭观发生变化,离婚率也越来越高。家庭破裂、抚养方式改变、人际关系变化及家庭教育的变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而聋校中的单亲子女更是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在他们当中,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双亡,主要由爷爷奶奶抚养照顾。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打击,从小就饱受家庭的动荡带来的磨难,使原本残缺的心理更加封闭。他们在心里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不良心理,造成心理偏差。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为此,我总是以身作则,从不在班上讽刺、挖苦学生。教育学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他们的家庭状况。帮助他们复习功课,一起开展活动,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
多数单亲家庭的学生只享受父爱或母爱,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渴望像正常同学那样获得两份关爱。我尽量使自己成为单亲家庭孩子们的“母亲老师”,培养一种浓浓的亲子之情。班主任要做的工作是细碎和烦琐的。但只要我们投入自己的爱心,真心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教育他们,为他们撑一片温馨的天空,这些孩子都会走出心灵的阴影,沐浴在温暖自由的阳光中。而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爱是帮助彼此的最大力量。唯有怀着这样的心愿,教育才有永恒的生命。而我也以一颗责任心、一颗爱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火一样的激情培育学生的智慧之花,以慈母般的爱心引导学生探索人生之路,坚持不懈地引导他们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曹照琪.对聋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的点滴体会.
[3]王继荣.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