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霞
摘 要: 信息技术教师要时刻注重让学生明确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学生能力,为学生营造动手操作、引发思考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钻研,从而获取知识。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在“玩”中获取更大收获,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信息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技能更新得越来越快。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变革,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了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如何让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要求每节课教师争取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爱学、会学、会用,是每个教师都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没有任何心理需求,学习只会趣味索然,是被动学习,有了某种心理需求,学习才能变得趣味盎然,才是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教师要时刻注重让学生明确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学生能力,为学生营造动手操作、引发思考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钻研的兴趣,从而获取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要做好教学设计,促使学生自觉学习,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例如在讲解如何使用Word软件一课中,有关学生如何完成“图文混排”操作时,若只是为了教而教,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其操作方法,讲述文字、图片如何插入而随意输入一些无意义的文字时,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听。假若提供给学生的素材是学生平时就感兴趣的有关影视明星之类的资料,不用老师说,学生也会主动尝试,将这些他们喜爱的资料组合成一个漂亮的电子文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围绕一个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老师要把握好尺度,协调好“学”与“玩”之间的关系,发挥主导作用,适时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实践,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生动手,主动实践
信息技术上机辅导教学,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实践能力。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问题情境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教学内容,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信息技术课的知识的一致性与操作的多样性并存,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课堂上我让学生玩纸牌、空当接龙等游戏,学生在“玩”中学会了快速用鼠标;我让学生玩“学打字”、“抓小偷”游戏,让学生学会了用键盘。
把学生从性别、兴趣、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搭配,形成合作小组,学生在小组里共同讨论问题,表达观点,操作上互相合作,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顺应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内心深处真实的需要,拓宽了学习信息技术的渠道。在操作系统学习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在练习中请不同的学生给大家操作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对操作方法进行总结,激发全班学生的热情,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在每节课课前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以各种形式进行打字练习,学生有了追赶的目标,打字速度快了,正确率提高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意识和习惯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师通过和学生自制一些教学课件,把有些学生不易明白的地方形象地表示出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游戏中,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在“玩”中有更大收获,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动手实践和互相协作,科学引导小组骨干成员很好地把同学组织起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的变化,运用不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为教育教学服务,达到实实在在的良好效果。教师应当因材施教,给有能力的学生多布置一些任务,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获取更多知识,提高个人能力,进而带动全班学生进步。
三、分层教学,区别对待
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非常顺利;相反,有的同学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相当差。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有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的个性发展和创新。例如:在学习“在幻灯片中进行文字编辑与排版”时,讲解完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学习任务,重点指导中、低层次学生如何在幻灯片中设置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置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高层次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开发创造潜能,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展示成果,充分交流
一个学生,或者一个小组,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作品,我们就要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提供这个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组织竞赛,让不同层次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争着发言,积极踊跃,使学生各有所获。学生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从而自觉强化学习效果。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而且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适应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从教学中发掘富有激发创造性的内在因素,并将它巧妙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当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刘赟.信息技术课堂活力教学方法探究[J].信息通信,2013(02).
[2]吴敏.论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教研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