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娴
摘 要: 将枯燥乏味的数学故事化,能让数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去。在轻松活泼的氛围里,数学概念被悄悄地诠释出来,冷冰冰的公式变得生动起来,硬邦邦的定律也变得形象起来,使学生快乐地接受数学。
关键词: 数学 故事化 快乐学习
一
数学与人类的思维发展息息相关,始终被认为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且也是学习其他许多学科知识的基础。而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数学有自己的特点:一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组成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准确性和逻辑性;二是它既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又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三是内容多、观点新、要求高。现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的导入环节是关键。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对该事物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将心理活动优先指向该对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会学得比较轻松、比较扎实;如果一开始就把严肃、冰冷的计算和公式摆在学生面前,他们的心里恐怕就已经埋下了“厌恶”的种子。
二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快乐地接受数学呢?
学生的最爱是故事,那就让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在轻松活泼的氛围里,数学概念被悄悄地诠释出来,冷冰冰的公式变得活泼起来,硬邦邦的定律也变得形象起来。数学知识就隐藏其中,浅显易懂,趣味十足。
数学问题的故事化教学是一种将所描述的虚拟故事的特定情景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故事的倾听与分析,在群体中共同讨论,甚至作为某种角色进入特定的故事情景和故事发展过程,建立真实的感受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数学问题的故事化教学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适时地运用故事软化数学问题,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故事的篇幅不长,内容简单,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中其他的一些事物。它通过借喻的手法,把枯燥的数学问题,通过简单的故事体现出来。
三
笔者就结合一些实例分析了数学问题故事化的可行性。
例一:概率问题树状图的应用。将这一数学问题转化为一侦破事件《国宝被盗事件》,通过逐步展开的故事,警长根据侦查组实地考察的案情适时引入树状图辅助分析,树状图直观明了的将案情的可能性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熟悉了树状图,可以分析和绘出之后的树状图,最后案情分析由大家共同完成。这样学生充当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参与了整个侦探事件。让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体验了一把侦探破案的感觉。
例二:三角形问题。将其转化为三条线段不安分的《魔法三兄弟的探险之旅》,结合多媒体虚拟三个会变长变短旋转变化的线段三兄弟,随着这三兄弟的奇幻之旅引出三角形的构成,角的概念,特殊三角形的形成,内角和,等等。一切都在巧妙的故事情节下结合多媒体循序导入,避免了枯燥的概念的陈述。
以上例子证明了数学问题可以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生硬枯燥的样式出现,转而为神秘、魔幻、有趣各种形式出现,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数学的世界。
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故事导入目的就在于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经验,为他们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对此,我们要依据故事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式大胆创新,让故事的导入环节变得鲜活有趣,进而有效开启数学故事教学。
既然是故事化教学,故事的创设就十分重要。如何编辑整理出合适有效、丰富多彩数学故事?以下是笔者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注重收集素材
我们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素材,也要善于从有关数学史、数学家生平事迹、数学家故事等书籍和杂志及大量的民间智力故事中获得素材。如今的互联网已经很发达,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从其中搜集、获得我们需要的素材。平时注重收集素材,养成良好的习惯,日积月累,自然就为打造精彩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浓缩”素材
有了素材,我们并不能将素材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课堂。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数学故事的引入,若占用了很长的时间,则势必冲淡课堂的主题,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了素材,我们一定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要从素材中提炼出与教学有关的数学信息,简化或省略其他信息,成为有效的“浓缩”的数学故事。长达数千字的数学故事、一个与数学有关的新闻事件、现象等,我们要对之大胆取舍,高度“浓缩”,精心加工,这样就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三)巧用化学故事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引入数学故事。不必堂堂引入,只求恰到好处。“巧”在何处?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在引入数学故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针对性。数学故事要与本节教学内容相适应。比如讲平方时最好引入一则与平方有关的故事。
2.要有趣味性。一则新、奇、有趣的数学故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数学故事中若能巧妙设疑疑,自然导入新课,或紧密联系教材内容,解读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就会带着好奇、探究、急于了解的心态学习本节课。这样既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要有啟发性和教育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不局限于班主任,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我们要善于挖掘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引入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数学故事,使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学生习惯并接受了数学问题的故事化之后,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置故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由被引导转换为主动探究。
在课堂上将数学问题故事化,能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历史、社会、自然现象等密切相关,上课不再觉得枯燥和乏味,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课堂因故事而精彩,学生因精彩而投入。数学故事的引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又能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这样的良性循环能让学生摆脱“厌恶”数学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