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政东 程爱芳
摘 要: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文章提出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对理论课程的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创新能力,是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体系不客观等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一所成立十年的民办本科院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生源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为配合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细胞生物学实验根据本校学生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实验教学现状
学生基础薄弱。民办本科院校一般为三本院校,学生入学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普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弱,发散思维及动手能力不强。
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技术及设备较落后。虽然细胞生物学实验在本校开设已有八年,但是与其他高校相比,在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体系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
教学内容陈旧。在开设的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居多,综合性实验不足,缺少设计性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与普通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实验有重复。
考核方式不科学。传统的考核主要以最终的实验报告或操作考试为主,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核,造成学生不注重实验过程、片面追求实验结果,使得实验考核失去其真实性和价值。
2.实验教学改革
2.1优化教学内容
精简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实验,开设设计性实验,重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实验教学项目[1]。对部分验证性实验进行改造,例如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以往只是验证不同的等渗溶液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现在增加去垢剂为试验因素,探讨其对膜的通透性影响。与其他课程重复的教学内容,或删除或改造,例如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观察实验,可以突出根尖细胞的DNA染色、制片过程,同时尝试以其他植物根尖为试材,使学生掌握细胞化学的原理,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相的特点,学习临时装片的制备。
2.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整个教学环节,为了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我们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对于部分实验项目,实验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实验课题,让学生以3-4人为小组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并制订实验方案,课堂上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相应点评和总结,学生再进行实验。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原有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期末的笔试和实验操作,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只会根据教师的实验方案,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实验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针对以上弊端,我们借鉴实验课程“重过程、轻结果”的指导思想[2],注重过程考核。考核分为平时和期末考核,分别占70%和30%。平时考核包括实验内容预习、实验过程表现、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报告撰写。期末考核引入设计性实验,考核分为三个阶段: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结果分析,各占10%。实验设计阶段,通过提前告之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分组查阅相关资料、设计方案,然后教师对实验方案进行点评和修改。实验实施过程中,考查学生操作是否规范,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实验,是否提出与本实验有关的问题。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完成完整的实验报告,注重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3.结语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细胞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实验相关技能,提高学习细胞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培养高水平的应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贝盏临,张欣,曹君迈,等.民族高校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53-155.
[2]王宏刚,陈成彬,王春国,等.综合院校“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