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山
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其实还有一怕,四怕古诗文。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被誉为文学的骄子,又被称为语言的宗庙,随着高考分值越来越大,内容不断扩展,形式更加多样,考点更加丰富,它在高三一轮专题复习中,既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对学生来说,诗歌鉴赏水平较低常常导致在高考语文卷中这一类题目的严重失分;对老师来说,诗歌专题复习是高三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通常事倍功半,如一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采取一种行之有效、行之高效的方法幫助学生鉴赏诗歌,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究反思的。
一、开一扇吟诗诵诗之门
在高三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直奔主题,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组织整个教学活动,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满堂讲满堂灌,越俎代庖,讲得神采飞扬,其实教学效果收效甚微。这样的教学活动,就如人生省略了恋爱的过程,直接奔入婚姻的殿堂,少了空间,少了遐想,少了灵感,少了美丽,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乏味的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鉴赏诗歌。笔者认为,诗无达诂,诗歌鉴赏具有独特性。诗歌,是以歌唱形式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学习鉴赏诗歌,从诵读入手或以诵读为手段本身,是回到了诗歌本身的特征。古人云:“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很多诗歌中都蕴含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李白的《将进酒》气势雄伟,有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诗情豪迈,言语狂放,却又沉着抑郁。如果只是以老套的方式而却少吟诵讲解,学生便无法体会当中的情感。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语言风格委婉含蓄,需要反复吟诵,才能感受到一个身遭国破家亡,丈夫新丧,只身流落江南,晚景十分凄凉孤苦弱女子形象。如果缺少诵读这一环节,就很难感悟到诗人和对于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更难得到深刻的体会,提高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就无从谈起。
二、开一扇原初情感体验之门
在高三一轮复习诗歌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会花大量时间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思想主张、诗歌风格等,由此总结出一套固定的“知识”,如言李白必称“飘逸豪放”,言杜甫必称“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等;让学生带着老师介绍的这一套“知识”法宝接触诗歌,造成思维固化,形成贴标签式的学习。学生哪里还会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呢?哪里还会有自己的思考呢?
开一扇原初情感体验之门,就是老师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原初情感体验出发,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境。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原初体验后,老师再对其原初体验加以引导,达成共识。譬如在讲诗歌的“炼字”时,列举“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南浦别》白居易)的“一‘看’肠一断”的“看”字的效果时,可让学生反复吟诵,置身诗境,想象自己与家人离别的场景,就会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原初体验,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形成答题效能,这比教师总结出一套固定的“知识”法宝要强得多。
三、开一扇读懂迁移之门
鉴赏诗歌的前提是读懂诗歌,学生鉴赏诗歌最大的问题是读不懂、看不懂诗歌,这极大地影响了做题。试想,一首诗歌写什么内容你都不知道,那么不管教给学生什么方法都是白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读懂诗歌,除了“看标题、知作者、悟文本、看注释”这些条框之外,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回到所学的教材当中,从学生熟悉的浅显的又具有代表性的、还能与高考考点联系紧密的诗歌入手鉴赏。如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笔者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引导学生自主尝试鉴赏: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学生自主尝试答案:
(1)这首曲叠用11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
(2)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意境凄凉萧瑟。
(3)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凄楚的羁旅愁思。
由此迁移引导学生鉴赏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学生答案展示: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幽、明净的秋色山村晚景图。
②通过对山雨初霁、空气清新、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浣女归舟的景物描写。
③表达了诗人对优美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之情。
这样引导学生以熟悉的能读懂的教材诗歌为引子不断探究鉴赏与之相似的诗歌,形成以教材为“点”,在“点”上求精求深求辐射;以高考题为“面”,在“面”上求广求博求升华的高效复习策略模式,教师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以高考真题引路,搞得神秘高深莫测,云里雾里,不仅作茧自缚,而且让学生雾里看花。
四、开一扇有成就感之门
为什么很多学生对诗歌不“感冒”?一是教师在鉴赏诗歌时乏味,二是学生在做题时总得不到理想的分数,以致没有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讲解诗歌鉴赏要系统化,可以从习惯中的诗歌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四个板块进行。授课时可以先从学生学习过的背诵名篇中举实例,逐渐过渡到选取课外浅近的诗歌鉴赏,再到高考诗歌鉴赏真题练习。教师授课前期以讲为主,到学生有初步诗歌鉴赏的方法后,就注重以练为主。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先前要求学生口头陈述鉴赏,最后要求学生规范答题鉴赏。教学形式,尤其题型应多样化,譬如对诗歌的一些术语,可以采取识记背诵、填空默写、判断选择等形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营造良好的鉴赏诗歌的氛围,让学生厚积薄发,喜欢诗、爱上诗,从成功中获取满足感,这样做才能做到使鉴赏诗歌水到渠成。
诗歌鉴赏,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法,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学生应该调动情感体验,提高读诗、懂诗、解诗、析诗、答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