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俊伟
1.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多年的语文教学,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体会。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在课堂上,如何有效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课堂上,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探索、感悟,尽情地展示自己。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上课时,学生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储备量。
1.2引领孩子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我结合教材涉及的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尽量领悟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领略书章的精妙所在。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让学生捐赠自己喜爱的图书,作为公共资源分享给更多同学,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2.教师推荐合适的书让学生阅读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学生在阅读氛围中,受到感染和激励,积极性被点燃。但是他们对阅读的对象是不确定的、模糊的,这时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首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向高年级小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的则可选择系列绘本、短篇童话等。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其选书,以此生发阅读兴趣。比如:喜欢文艺的学生,可向他们推荐《聂耳》、《贝多芬》等,对于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可向他们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性格内向的学生,可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如《爱因斯坦》等。总之,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适合他们的书,这样能使他们从这些故事中找到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地方,以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
3.拓展时空,促进创新
创新能力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把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自主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组织开放式教学,如默读思考、朗读吟咏、讨论交流、合作研究,等等。在这种开放的教学形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理解表达中,他们有自己的观察、自己想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立见解。比如教《曹冲称象》时,我提出“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的发散性问题,让学生绕着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然后请学生发言。就在许多学生不着边际的发言中,一位学生说:“我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只要把岸上围观的人都叫到船上,然后一个一个地称,也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这比称石头方便多了!”教室里响起雷鸣班的掌声。此外,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同时,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4.关于拼音教学
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虽充满新鲜感与好奇心,但是由于缺乏感性实践而给学习增加了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再现脑中已有知识经验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保护学生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汉语拼音的任务。
汉语拼音的第一课学习单韵母a.o.e,孩子对a的发音老不到位,教学时,避免繁琐的发音方法的分析,利用挂图或多媒体图片帮助孩子回忆:当你感冒去医院看病,医生为你检查口腔时,让你张大嘴巴发音,这就是a的读音。
教学声母t时,读准音后让学生记住形,先观察图画,随即取出准备好的弯柄伞撑开,台下一片哗然,我知道怎样记住t的形状了(我家也有这种伞,以后看到t,就会想到弯柄伞了)。这时,孩子已经掌握了t的形状,再不需要更多解释。
在教学复韵母ai时,请两名个头高矮不同的小孩上讲台比一比,从而引出复韵母ai。又如在教学m时,首先利用儿歌吸引学生:小东和小敏,一起捉迷藏,你藏我来摸,你摸我来藏,他们玩得真高兴,从而引出m。这些都是在教学时,注意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达到学生乐学的效果。
5.钻透教材,正确体会文本的“人文性”
如《文心雕龙》中所述:“情动而辞发。”作者在写文章时,必定是先倾注了情感,才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性。语文教师首先得自己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才能以此影响并感染小学生。
6.语文教学要紧贴学生实际
有人认为数学教学是属于灵活型的,语文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会读会写会背罢了,但我认为语文教学也是非常灵活动的,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实际、学习实际和教材实际进行教学。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如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材因素,以及课堂环境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不断完善,让我们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运用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让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