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娟
摘 要: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坚持课内、课外阅读两手抓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层次。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堂内外 能力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我国适应时代要求,适时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教学必须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关于课内阅读教学
以往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习惯顺从教学参考书上的权威分析,不敢有自己的见解。于是阅读教学过程成了对教学参考书的简单“复制”和“机械”传播,不敢有教师个人对课本知识的解读,更不敢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提出异议,教材成了绝对的权威,课本知识成了千古不变的标准。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填鸭式课堂教学将这些现成的结论硬塞给学生,形成教学参考书上的统一认识。考试成绩成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多少的唯一途径,试卷上必须是标准答案,不能有学生自己的观点。有时,教师明明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错误的,但还是照本宣科、点头默认、以错传错。
其实,教师很清楚一切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其表达的意义。同一部《红楼梦》,由于读者的年龄、阅历、学识不同,一百个人读可能有一百种林黛玉的形象。就如我国伟大思想家、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一百个大学教授去阐述,就有一百种见解,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种见解。读者群是复杂而庞大的,对作品的理解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如果我们非要用统一结论框定作品的理解和价值,非要稚气十足的中学生说老气横秋的学究话,那么是十分荒唐可笑的。好在素质教育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考试内容变革使语文教师摆脱了唯教参至上的错误定论,迎来了阅读教学的春天。
(一)让学生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大量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如果语文教学中缺少学生的阅读,就不是一节完美的语文课。因此,可以采用默读、朗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同时在教学中采取全班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读中领悟和品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出来和练出来的,在学生反复读的情况下,教师可适当设疑、解疑,推进教学过程。根据教材、学生情况或可采用“阅读点讲法”,或可采用“四遍八步法”等。
(二)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敢于发表见解,对学生一些独特看法和出格理解给予积极鼓励,允许他们对一些权威观点和传统看法进行大胆否定。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有个性的人,而不是传声的机器。现代素质教育更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敢于大胆否定教材内容,敢于向教师的权威发起挑战。以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篇课文叫《长城砖》,内容讲了在美丽的太空能看到中国雄伟的万里长城,当我国宇航员杨利伟登上太空,向下俯视时,根本看不到课本上说的中国的万里长城,因此杨利伟回到地球后,发表文章希望更改延续多年的教材。
(三)鼓励学生把见解写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以读促写。对“后生小子”对前辈文豪的指指点点予以赞赏,从而鼓励他们多写、愿写,而不做只会整理笔记的奴隶。前几年的一次语文考试中,有道语文题是这样的:“海南会下雪吗?”课本的标准答案是“海南不会下雪”。当有的学生答成“海南会下雪”后,教师没有给分,因为与标准答案不符。但考完这道题不久的寒假,海南就下了一场雪,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到莫名诧异。
二、关于课外阅读教学
如今信息时代,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每学年课外自读不少于80万字。为适应新形势要求,我校及时开设课外阅读课。学生面对书海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不会也不知道该读什么,往往身入宝山而空手归。甚至有的学生见什么读什么,缺乏鉴别和选择,或一味沉湎于武侠、言情小说中不能自拔。鉴于目前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外自读进行指导和帮助。
(一)帮助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阅读心理和时间,向学生多推荐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精美短文,如朱自清的《匆匆》、冰心的《寄小读者》等,以及精美的古诗词和名著。
(二)定期举办阅读讨论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读书见解畅所欲言,并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到讨论会传看,促使其他同学阅读。要求全体学生阅读的名著要开专题讨论会,以促进阅读。
(三)教师借专题讲座对有关文章、作品、作家进行介绍、点评,并有意留一些空白,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课外书籍。
(四)以写促读,帮助学生走进书籍的殿堂,并使他们心驰神往、乐此不疲。如讲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留下了这样的作业:请课外阅读《朝花夕拾》,并说出鲁迅夕拾了哪些旧事?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并要求写出读后感,两周后开专题讨论会。
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坚持课内、课外阅读两手抓的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