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化的探索与思考

2015-09-10 07:22陈奇峰
考试周刊 2015年38期
关键词:错题习惯德育

陈奇峰

“课程”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德育课程化”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是借鉴学科教育之长,按照课程的要求对德育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以期增强德育教育的有序性与有效性。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开拓创新,积极进行德育课程化的尝试,在全国首开高中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围绕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开展各项工作,打造核心校风,推出教育品牌,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把德育课程化分为养成教育课程的实施和核心习惯的培养两大部分,具体的探索和思考如下。

一、养成教育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内容。养成教育课程内容以“自主——内省——互赖”三大层次为主线,引领青少年逐层获得螺旋上升式的进步,从而进行自我管理、构建内心秩序。第一层内容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做事情有计划;第二层内容为认真写字、在错误中反思、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第三层内容为耐心听他人说话、微笑待人、孝敬父母,共计25课时。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着眼于现实与未来分为两个层级,具体如下:最低目标:学生逐步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获得螺旋上升的进步,从而进行自我管理,构建内心秩序;最高目标:培养内心强大、思维深刻、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实施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即要遵循规律,正确把握人的行为特征。人的行为分为四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被动性行为;第二个层次是自发性行为;第三个层次是自觉性行为;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既不需要外部监督,又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这时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是被迫的,而是自然的、自动的。只有达到这个层次,才是真正的习惯,也就是说,真正的习惯是自动化行为。2.计划性原则。计划性即培养习惯要有计划性,循序渐进。养成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若违背由低到高这个顺序,就会影响教育效果,甚至会妨碍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课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时间、教育空间都要事先计划好,使其横向一体化、纵向序列化。3.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即养成教育要求各种教育途径协调一致。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条途径实现。实施养成教育,各教育途径必须协调一致,做到学校内部一致,家庭内部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一致。

(四)课程的具体实施。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共25节课,由政教处组织各班主任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完成教学任务,周二下午第三节为课程的学习时间,间周进行一次,依据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每位班主任在借鉴原来备课资料的情况下,对每节课进行二次开发和个性解读,不断丰富、完善、改进自学稿,创新授课方法和手段,形成具备自己特色的授课风格。

(五)课程评价。1.基于教师的评价。一是开展领导及任课教师跟班听课制,便于互相交流沟通,针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二是政教处负责督促检查教师集体备课、自学稿的编写及印制,并进行教师养成教育课赛课等活动,加强宣传和激励。2.基于学生的评价。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有关精神,结合习惯养成的要求,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组织学生每周、每学段进行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组织家长和班主任每学段进行家长评价、班主任评价,从而确定其德业成绩,与相应学段课程的学分评定挂钩,督促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以“两集一卷”专项活动为抓手,深化“在错误中反思自己”核心习惯的培养

“两集”指错题集和错误反思集,“一卷”指每次考试后建立满分试卷,由各年级负责实施,制定各自指导意见和评价制度。主要要求如下:

(一)构建考试后满分试卷,以此提高考试能力,牢固对知识的把握,年级要进行满分试卷的展评,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考试情况,使考试效益最大化。

(二)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并规范错题集的本子规格和书写格式,让学生在主要科目学习中做好用好错题集,并建立检查评比制度。整理错题集时应注意:第一步,找出错因;第二步,订正错题,书写正确答案;第三步:找一些类似的习题相联系,巩固这一知识点,同时检验以后做这样的题是否会出现错误。在错题集中还可收纳以下内容:①平时课堂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或者推论;②归纳总结课本上的典型例题;③每章学习完后,建立本章的知识脉络图。

(三)建立自我反思集,每天抽出时间独立反思,让学生学会自我对话、自主反思,并对自己每天的生活有理性思辨的机会,提高自控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反思内容主要为个人学习品质、学科学习思想。教师平时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将本学科主要的学科思想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或解决问题时反思其中包含哪些学科思想,灵活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学习新知识。

德育课程化实施后成效明显:一是形成了学校特色。对学校而言,校内外课程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有力促进了学生习惯的养成;二是促进了教师成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转变,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三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德育课程化的实施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在实施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关心的话题等感兴趣的实例引入,解读要深入,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刻不能肤浅,要触动学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同时养成教育课程化,旨在通过对习惯的解读逐渐影响学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效果是缓慢的,需要一个过程,师生需要有耐心,坚持不动摇。

猜你喜欢
错题习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上课好习惯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圆”易错题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