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强
教育部《基础教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处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屮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为此,在走进初中数学课改时,要注意以下方面的转变.
一、由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
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打折销售”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 (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成本是多少元?
先向学生提问:大家经常遇到的商品跳楼价、让利大酬宾等活动,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呢?此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寓教于乐.然后围绕例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1)本题有几个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
(2)本题目给出了哪些条件?
(3)题目中有何相等关系?
(4)设哪个量为未知数?
(5)怎样列出方程?
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状态.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思考,展开热烈讨论,对于问题(1)、(2),均能得到正确答案.而对于问题(3),有的学生认为“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商品售价与商品成本价的差”,有的则认为“商品成本价是商品售价与商品的利润差”,等等.根据不同学生所得出的不同答案,教师或是直接给予肯定或是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这样师生都融入交流互动的氛围中.由于问(3)是解决例题的关键,此问题攻克了,后面的两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时候,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挑选几位让他们写出问题(4)、(5)的答案.然后由其他学生做“小老师”,对给出的答案做出“诊断”,此时学生参与教学的情绪更高涨.最后,教师再做归纳和小结,使学生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基础知识自然也得到巩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系列自主活动,真正成为数字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然后,教师严格按格式书写解题过程,目的是给予学生示范,培养其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注重由“传授”向注重“引导”转变
教师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数学,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学习有趣的七巧板时,我提前一天要求学生每人动手制作一副七巧板,并拼出不同的图案.课前五分钟,我发现学生拼出的图案并不多.上课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感知、体验七巧板的“魔力”.具体做法: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拼出的图案多,同组的同学可以讨论,但不准参考其他组的图案,然后选出一名代表把拼出的简图画在黑板上.并说明拼出的形状,想表现什么.结果出乎意料,拼出的图形竟达到六十多种.
再如下图所给出的是一次函数y=2x+1.
1.同学们第一观察出来的图形从左往右看是一个上升的趋势,顺势提出问题:为什么y会随x的增大逐渐增大呢?
结论:在一次函数y=kx+b(k≠0)中,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随x的增大而减小.
2.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一次函数y=2x+1的图形,经过了一、二、三象限.
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什么时候一次函数图形不经过一、三、四象限呢?从一次函数y=2x+1中k=2>0,它只能经过一、二、三或、三、四象限,那么顺势提问为什么不是经过一、三、四象限呢?因为直线与y轴的交点(0,1),从而决定图像只能经过一、二、三象限,归纳出在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形分布特点.
4.在上题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不解方程求2x+1=0的解,从函数图像上看可以转化为直线y=2x+l,确定它与x轴交点横坐标的值,因而解决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解ax+b=0(a≠0,a,b为常数)当某个一次函数y=ax+b(a≠0)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x的值,观察图形虚线两旁的部分有何特点时,虚线左边的部分所对应的y值小于0而虚线右边的部分y值大于0,从而了解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解ax+b>0或ax+b<0可以转化为:当一次函数的值大于或小于0时,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形来看可以转化为:已知直线y=ax+b确定图形在x轴上方或在x轴的下方时对应x的取值范围.
三、由注重“模式”向注重“个性”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即指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就可以实现从“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真正体现新教材的目的,使每一位学生从不同层次对数学感兴趣,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应该认识到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要求更高了.
比如在教轴对称图形时,我们让学生用指定的“零件”拼图,他们的构思异常丰富多彩.比如这样一幅图片“-oo-◇◇-”,我们可能把它看成比较具体的某一个事物,一位学生对它的解释是:“这就像一条人生之路,有时候顺顺利利,有时候却很坎坷,有弯路也有直道.”又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给出一个方程让学生赋予情境,学生的说法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参照经常看到应用题背景,有的联系生活实际,有的拿班里的同学做主人公,有的甚至把它放进像蜡笔小新、机器猫、奥特曼这样的动画背景中。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有其他方法.”“老师,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此时,我们总是尽量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
四、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不但强调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强调了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的过程,并不在乎结果是否正确,而是看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a+b)=a+2ab+b时,不是要求学生脱离实际地死记公式,也不是完全靠老师在黑板枯燥无味地讲解,这样只会造成记住了公式,但不会运用.只有彻底了解公式是怎样从实际问题中得到的,以及它的形式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它,新的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学生的学习形成过程,这一点课本处理得就比较好.它先是从一个个小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开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其次由各个图形整合成一个整体图形进行面积计算,得出了公式(得出新的知识),这样学生既知道了怎样计算实际面积,又理解和掌握了公式.
五、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转变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再是把知识的传递作为教学的唯一任务,而是把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开展讨论允许学生说错,甚至“异想天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环境因素的刺激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可提出问题:一手推车满载时,可装半袋面粉加180斤大米,或者4袋面粉加5斤大米.求1袋面粉的重量.设一袋面粉的重量为x斤,那么请大家考虑一下,对于这个方程你能用多少种方法列出来?越多越好,但每个人至少要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学生探求解决矛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和书本权威.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批判地接受,而不是盲目地“复制”.应该做如下鼓励:①鼓励冒险,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展示自己看做一次挑战;②鼓励求异,经常引导学生除了老师、书本写的外还有没有别的思考方法?要学生大胆提出来;③相信自己,认真思考之后,要有自信,不要盲目从众,人云亦云,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大胆想象.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转变,这样才能适应并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的总目标,才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让我们的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不再对数学老师有畏惧感,发自内心地喜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