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娟
摘 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基本上能反映出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强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将来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有益。但有的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怨声四起。所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提高能力 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某些学生感到写作困难,一提起作文就色变,怨声四起,产生厌作情绪。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加强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很重要。要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阅读可以丰富写作材料。作文素材,从根本上说来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从古到今,从天文到地理,无所不包,而每个人的阅历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观察和体验,所以广泛阅读可以弥补阅历不足的缺陷,了解生活,从而丰富写作材料。
阅读可以丰富写作语言。有的学生写作时经常“卡壳”,常常为找一句能准确表达内心意思的句子而抓耳挠腮,搜索枯肠,苦恼万分。其实,这就是语言贫乏的表现,“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语言词汇的积累靠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多背书,背美书,只有读得多了,背得多了,才能厚积薄发,左右逢源,妙笔生花。鲁迅先生说:“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可见多读书对于写作何等重要。
二、细心观察
鲁迅在回答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时强调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就是指观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俗话说:“勤观察,笔生花。”要写出好文章,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贴近生活的东西,写真情实感。有的学生一提起笔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咬笔杆,一节课下来也写不出几句话,总认为无话可说,这可能是对身边的人和事物不能留心观察、熟视无睹的缘故。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关心周围的事:家事、国事、邻里事,事事关心;多留意身边的人:亲朋好友、同学老师,人人留意;多观察周围的物: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物物观察。仔细察看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从一些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闪光点、捕捉闪光点,并将所见所感,及时记录下来,从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样日积月累,自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著名作家巴金之所以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就是因为他善于观察生活。
三、善于想象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于作文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想象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作文因想象而变得富有诗情画意。它可以化虚为实,由此及彼,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化抽象为形象。巴金的《繁星》、朱自清的《春》及李白的诗歌都是典型的范例。鲁迅说:“孩子是值得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大门一旦打开,就可以写出新颖生动的意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联想和类比。比如写小草和星星,不仅要写出它的外形特征,还要联想到身边的人物,从类比联想中挖掘出它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在这方面,杨朔的《蜜蜂》就是典型的范例,作者由蜜蜂酿蜜联想到农民正在田里栽秧苗,从而揭示出蜜蜂不辞辛劳、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使文章的中心得到升华。
四、学会修改
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方法。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时,反复修改七次。文学巨匠尚且几易其稿,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在一两节课写出来的文章,就更应该在写出初稿后进行修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自己的作品,指导学生自改,对错用的标点符号、错别字要及时更正,重复啰唆的和与表达主题思想无关的要删除,语言枯燥的要加以润色。正如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那样:“定完后要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五、写好批语
教师给学生写批语,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好的批语能触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差的批语,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写作欲望。所以,老师写批语要慎之又慎。学生花一两节课竭尽全力写出文章送给老师批改,是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指正,当学生看到老师表扬和肯定自己作文的评语时,自然就会信心大增,从而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拂晓其故,即决同于虚掷。”所以,教师的批语在肯定学生习作优点的同时,也要对症下药,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在下次习作中作为努力避免的方向。这时的批语,语气要委婉,态度要中肯,让学生乐于接受。
总之,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老师要耐心指导,让学生博览群书,多读多背,勤写多改,做生活的有心人。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写出文笔优美的佳作。
参考文献:
[1]作文成功之路.2014(4、5、6).
[2]文学教育.2014(7、8、9).
[3]中学语文教学与参考.2014(10、11、12).
[4]快乐作文.2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