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华
幼儿园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质量。教师专业能力提高需要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良好外部环境的熏陶。从幼儿园层面讲,要为教师构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二次成长。幼儿园不仅是培养孩子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幼儿园应该具有使孩子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应该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管理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为此我园出台了三项有效举措,以促进教师深度思考,实现教师二次成长,进而成为优化教师专业成长质量的有力保障。
一、课堂预审——优化质量的“锤炼之炉”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中最重要的方面。青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存在这样的问题:能够把备课工作提前做好,但往往限于书面备课,实际教学活动中脱离备课,或者把握不到位。因此,我们规定教龄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每天下班前必须将第二天上课内容以说课形式向师傅报告,听取师傅的修改建议,并审核通过。为提高课堂预审的成效,我们还建立了由行政领导组成的“专家陪审团”,下班了解最真实的课堂预审状态,并对课堂预审情况进行跟踪和指导,以下是一位年轻教师在接受专家陪审团跟踪调研后写下的一段感想:
作为青年教师,我觉得课堂预审对我来说,还是挺有用的,至少能让自己更熟悉第二天的活动,另外不失是一个向老教师讨教经验的好机会。通过期初这次由樊园长、朱园长、胡园长和沈老师共同参与的课堂预审之后,我的感悟更深刻。
首先突破以往一贯的说课形式,而是以完全课堂化的形式展开。之前只是师徒坐在那说课,现在不管语言、姿态都要和课堂同步。这种形式的课堂预审不仅让我收获了成功上好一次活动的经验,更让我收获了上好每次活动的前提并且学会思考。相比较之前,也许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但效果有了很大增强。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作为青年教师的自己一定能获得长足进步。
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督促,教师们养成了良好的预审习惯。这样高质量的课堂预审既保证了日常教学活动质量,又让青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团队联盟——优化质量的“交流平台”
管理心理学认为:群体的准则、规范、舆论和人际关系,往往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有效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群体影响对个体不仅有约束力,更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团队联盟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组内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团队联盟作为学习型组织要拥有两个特征:第一,有一个与时俱进的价值观;第二,这个组织有反思和实践能力。因为学习型组织的魅力在于: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追求卓越。经过近几年不断实践与探索,我们已经构建“基于问题研究、开展合作共研”的学习型组织。
1.基于问题研究
“儿童中心、游戏精神”是我园原色课堂的核心理念。但在实践操作中,老师有时不能很好地将理念贯彻在教育活动中。究其原因:一是不知道怎样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理论,二是怕管不住幼儿,影响教育效果。反映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为目标意识薄弱,过程中不敢让幼儿充分感知,甚至有些活动草草收场、流于形式。
为此,我们建立了专题研讨制度,将教师中普遍存在、持续关注、有价值的问题上升为专题,由团队实施解决。为了确保质量,提高组内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探究了以“研—训—评—导”为一体的课堂探究模式,教学活动开展前让教师先“自研”,根据自己教学经验自主设计教学活动,再由骨干教师对组内年轻教师的科学活动进行课堂预审,同时由行政组组成的专家陪审团对整个活动进行面对面现场培训与点评。教学后我们就课堂中的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过程引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并邀请园内骨干教师就共性问题给全组老师做理论性指导。问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这样深度的课堂诊断、专题评课、互动交流等活动,形成一个会整体思考、学习——成长——再学习——再成长的团队。
2.开展合作共研
合作共研是方法。开展“一课三研、连环跟进”——“以课例为载体”架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桥梁,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机智在实践跟进中得到深刻体验和丰富发展。我们还开展“一题多案、迁移运用”——“以课例为载体”,针对课题实施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和研究,通过实践使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在一次次循环反复中获得提高。
三、园本研修——优化质量的“肥沃土壤”
园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已然成为众多幼儿园开展业务培训的法宝。然而实践中尽管幼儿园和老师有提高专业素养、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但是教师和幼儿园的需要往往没有在概念和行动上促成“园本培训”的务实求精,园本研修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感兴趣;培训者没有深入教师一线,培训内容往往架空于实践层面之上,教师不能学以致用;枯燥的技能技巧、理论考核,让教师苦不堪言。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强化园本培训应立足教学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园本研修选题应该由下及上,再由上及下。首先园本研修选题必须是来自于班级、课堂中的真实问题,是教师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其次园本培训选题应历经收集、分析、提炼、整合,再由幼儿园确定下达给教师的过程。
以自然角的三次研究为例,首先以参与式培训方式拉开研究的第一幕,让教师从理论上了解自然角创设对幼儿发展的目的意义,知道依据什么创设环境、投放材料,提出什么问题能引导幼儿园进行观察探索,其次我们实地观察、交流与分析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最后我们让教师置身于自然角中,思考问题。通过亲身体验,教师发现自然角中存在的问题。连续三次研讨给教师留下很深的印象,研讨引发教师对自然角的进一步探索。有的班级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自然角创设的权利交给幼儿,让孩子决定自然角该养什么?这种关注教师实践,关注教研过程,有效解决问题的园本研修活动真正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