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探究

2015-09-10 07:22董小莉
考试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数学作业层次性实践性

董小莉

摘 要: 数学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它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方式,也是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合理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巩固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发展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数学作业 创新性 层次性 实践性

“作业的有效性”这一概念包括三重意蕴,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的数学作业是指教师遵循认知活动的客观规律,设计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的一项主体实践活动,从而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但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挥。怎样才能使作业丰富起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呢?我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布置学生作业时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课后作业的质与量

数学课后作业的总量如何控制是很多教师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作业量越大越好。研究表明,作业的数量和学习成绩在一定范围内是相关的,但是过多的作业量往往会产生负面甚至抑制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应有的效能。

2.科学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说来,每节课后布置2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适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努力达到练一题而知一类,把学生从不必要的机械性重复中脱离出来,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创新作业布置形式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和思考价值的作业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

1.布置研究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研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层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交流、共享,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布置能力性的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原始的数学知识,还要掌握数学活动技能,如:数学式子的变换技能、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技能、作图技能、运算技能、论证技能等。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既能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又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3.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作业设计中,我们应该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在实践中可设计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

三、作业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所谓层次,就是指作业题有深有浅,有根据每次作业的构成、计划,有步骤地把一些提高题分配到每次作业中,以便给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使全体学生人人有长进。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要素。其中主体性和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有层次性,才能适合全体学生,才能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的需要。布置的作业如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太难或太深,学生不会做,势必影响其兴趣和情绪,挫伤其自信心。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布置作业,即作业数量适当,难易适当,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在我们给学生布置练习时,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由于每个学生的差异,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其他学生却处于“吃不下”的状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困生身上自卑和害怕,而自卑多了就变成无所谓,害怕多了变成无畏惧,最终使得他们真正成为大家眼中的“差生”。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的目的是“打好基础,促进发展,改进教学”。要把握基础教学的要求,并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在数学作业训练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过程,不断反思,归纳、整理、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四、及时反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反思课后作业的设计布置,是否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课后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是否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是否让学生在数学课后作业中了解数学,体味数学中的美学价值,形成积极的探索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要让学生对每次的数学课后作业都进行深刻反思,逐渐养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这是提高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应深刻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总之,要想提高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系统钻研教材,宏观规划课程资源,细化过程设计。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研究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层次性和实践性,还要讲究作业的趣味性,控制作业总量,力求做到作业量少而精,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实践意识等素养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双基的能力。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

(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213)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学作业层次性实践性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如何通过作业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