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2015-09-10 07:22:44颜巧兰
考试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教学

颜巧兰

摘 要: 名著考查作为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特色,它的命题历经几年的改进已日臻完善。本文从科学规划进度、自主阅读梳理和探究设题三方面探究名著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文学名著阅读 有效教学

文学名著考查自2007年进入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已经走过八年,这期间虽偶遭吐槽和质疑,但它还是顽强地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占有一席之地。存在就是任务,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外界的纷纷扰扰究根底就是浮云,现实是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有效实施这个专题的教与学。那么,有没有一些更有效的实施策略能够既达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实现名著的经典价值,又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积淀,完成复习应试的任务?经过多年反复思考和实践验证,我觉得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教与学的进度

虽然名著考查的篇目是在教材内容之外,老师们可以自主安排教与学的节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自主带来的弊端,那就是无序,甚至出现名著专题是到总复习时才在老师的讲说和训练下匆促做些应试准备。名著学习成了师生沉重的负担,甚而让师生相看两厌。显然,这些做法背离了名著考查的初衷,完全是受功利化的需求驱动。因此,科学规划是文学名著有效教学的首要策略。

二、自主阅读,梳理各部名著的情节要点

做好名著阅读的三年规划之后,接下来要开展的就是如何在基础年段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读与练。这一过程的实施策略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在持之以恒的阅读状态下,梳理出每部名著的情节要点。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每周下定任务,阅读五个章节或五个回目,并用400字将每一章或每一节的内容概括写在作文本上。选择作文本的原因是作文本每页400格,好统计字数,另外可以将这个任务同时作为学生练字的任务,学生通过梳理情节,培养概括情节的能力,同时在整理书写中达到练字的目的。

2.教师针对性章节或回目内容地设计问题,并要求学生将这些问题及解答整理在作文本上,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情节,并学会依据问题,回答情节要点,培养应试能力。

3.每月进行一次50分的名著阅读小测或名著阅读交流课,既能了解学生的阅读质量,又能促进学生积极阅读。

4.在指导学生如何描绘场景、人物心理、动作等时,教师可以选取名著的一些精彩片断进行赏析指导。比如可以选取《家》或《红楼梦》的片段。

三、探究设题,有效实现学与考的价值

这一活动的开展最好在第10学段,因为学生在经过高一和高二两年的名著阅读梳理之后,对于七大名著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在完成第一轮的小说类阅读的专题复习后,学生大体了解了文学类阅读考查的能力要求及具体的考查点,有了以上这两种储备,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设题。惟其如此,设题才会有针对性,探究设题活动才会有价值。

那么,如何设题呢?首先,要求学生针对情节内容以判断题的题型设题。教师指定一定量的情节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设题,比如“宝玉挨打”情节、“香菱学诗”情节等。学生为了设题就必须熟悉这些情节,搜索可以制题的关键点,比如人物、地点、经典对白及主要情节等,再以判断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提供自己设置的判断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作答,让学生在合作共享中强化对情节的识记。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个互动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不仅达到了熟记情节的应试目的,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情节内容以简述题的题型设题。设置简述题比设置判断题的难度会大一些,它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师指定情节中的主要故事,而这些情节中的主要故事往往不止一个,比如“宝玉挨打”情节,可以设置的简述题应该有“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简述宝玉挨打的故事”和“简述宝玉挨打后钗黛探伤的故事”等;与此同时学生还要从微观上把握主要故事中的情节要点,这样学生才能设置相对准确的答案,比如“钗黛探伤”这一故事的主要情节点有:①宝玉挨打后,宝钗首先来看宝玉。②她手托药丸交代袭人如何看护用药,并对宝玉流露出了感情:“……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③黛玉是在宝玉睡着的时候来看他的,宝玉醒来的时候,黛玉已哭得两眼红肿。④黛玉对宝玉说:“你可都改了吧。”⑤宝玉劝慰黛玉,让她放心,便为这些人死了他也情愿。

在学生交流简述题的设题答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指导强调简述故事答题的三要素: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指导学生审题答题的严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同时明确应试答题上的一些技巧。比如“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和“简述宝玉挨打的故事”在答题要点设置上的区别。应该说,探究简述题的设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再次,要求学生针对情节内容以阅读简答题的题型设题。这个设题想法主要是基于这么一个思考:通过将指定的情节作为文学类小说阅读的文本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和评价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类小说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对经典名著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然,由于这类题型设计的难度远远高于前面两种,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第三种题型的设题活动前,必须先做好以下铺垫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所设的题进行合理归类,比如在“宝玉挨打”这一情节中,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1)贾政要打宝玉,情感几经变化,哭了多次,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贾政为什么哭?

(2)宝玉挨打后,宝钗黛玉先后来探伤,但两人的表现各有不同,请结合情节作简要分析。

(3)宝玉被父亲喝令“不许动”之后知道大事不妙,急着寻人找贾母报讯,结果盼到了一个耳聋的老婆子,于是有了一场有意思的对话,请简要分析一下这个情节的作用。

(4)“你放心。再别说这样的话。便是为这些人死了也情愿”这段话是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前来探伤劝他“你从此可都改了吧”时说的,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5)“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精彩的情节,作者在情节的安排和众多人物出场的设计上都很有特色,试做简要分析。

(6)照中国的传统,父亲教训子女甚或打几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像贾政那样想置儿子于死地的父亲却是罕见的。那么,贾政如此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试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应要引导学生明确问题(1)(2)考查的是鉴赏评价能力:形象分析点,(3)考查的是分析综合能力:结构点,(4)考查的既有形象分析又有探究能力:创作意图,(5)考查的是分析综合能力:艺术手法,(6)考查的既有分析综合能力:主题又有探究能力:创作意图等,问题的旨向明确,学生的答问才有针对性,设置的答案要点才会更准确、合理和科学。当然这一过程的生成性强,对教师的专业挑战很明显,老师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让这一活动更有效。

在经过多年考查之后,很多老师对于名著的阅读教学都会有一些心得和体会,而本文所提出的名著阅读的有效教学实施策略会更全面而系统,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教学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16:01
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几点看法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6:44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