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峥
摘 要: 21世纪是信息世界,是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与现代技术不断融合,多种现代教学手段不断被应用于教学课堂中,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技术课便成为一门必修课。现代教学手段为初中信息课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减少时间投入、使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成为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教学对策
为了给社会输送更多信息技术人才,适应未来课程发展新形势,也为未来信息技术发展添加动力,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非常必要。信息课程加入中小学教学,是在新课改全面推动下增加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但在信息技术课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新问题,面对新情况,要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设施不完善。
学校添加信息技术课之后,相应的硬件设施配置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只能从课本图片上得到片面了解,信息技术实际操作受限,降低信息技术普及速度。有些学校虽然配置了计算机,但计算机陈旧,缺失操作功能,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使用。
(二)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受到升学率等原因的影响,忽略信息技术课,在新课改推动下,虽然每个学校都相应地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学校为了抓紧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时间,很多信息技术课被挤占,造成教学时间不够,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了解甚少,降低教师教学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和方式不得当。
教学方法和方式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要因素。例如,实际教学中,仅通过教师操作演示教学,观看枯燥、复杂的信息技术打消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教学方式同样重视“教”学、忽略“授”学。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应对措施
(一)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堂上,兴趣是最好的“导火线”,教学课堂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热情与积极性,学生乐于参与,师生互动才会加强,学生求知欲才会被激发。因此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在探索中获得新知而不是简单的内容演示。例如,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热点,假设自己是一名大四学生,要求学生制作一份简历,使简历有特点,既包含个人信息又彰显个人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提出要求后,引导学生使用Word软件,一边介绍软件的功能、使用方法,一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学习欲望。
(二)使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积极向外探索时期,对问题充满好奇,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可以转换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牵引,自主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教师在讲授之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出核心知识点,利用教学设备,打开学生思路,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协作、师生交流完成任务。例如,教师讲解Word文字处理系统软件时,首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试着将表格转化为文档”,预留时间给学生讨论,学生动手操作之时,教师解答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操作,最终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三)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合理分组,使不同层次学生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能很好地弥补因学生知识水平差异大造成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大的问题。分层教学不是简单地分组,而是根据学生已有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等,将学习潜力相近的学生划分为A类学生、B类学生和C类学生,使其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例如,学习同一知识点时,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问题。如幻灯片的动画设置,教师要求A类学生在学会动画幻灯片创建、操作的基础上学会文稿修饰,并且掌握演示文稿。要求B类学生在学会动画幻灯片创建、设置的基础上掌握动画幻灯片操作。对于C类学生,要求学会动画幻灯片的创建与设置,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
综上所述,由于素质教育中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相比缺少教学经验,因此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适应新课改要求,同时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要提高学校重视程度,转变学生学习方法,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更新学校硬件设施,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受欢迎、更普及。
参考文献:
[1]成树妹.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信息技术,2014(4).
[2]何一拿.新课程中信息技术教学趣味分析华[J].中科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4).
[3]黄玉瑜.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案导学的有效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2,11(1):101-103.
[4]田传伟.挑战—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21):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