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娟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学创意 教学创意实施
教学创意是指教学中富于新意,对学生学习有意义的主意、想法。教学创意实施是指这些主意和想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过程。教学创意应该从日常教学中延伸出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以适应教学需要。教学创意指尽量创造出与原有的教学(传统教学)不同的但有联系(继承)而又富于新意和雅趣(发展)的,对学生学习有意义的主意、想法。教学创意实施强调的是主意和想法的具体落实。
一、语文创意教学实施的两个方向
语文创意教学实施必须遵循以上两个法则,语文课堂本身是一个整体,语文课堂要素对象复杂,因此论者大都认为它无法用严格意义上的规律描述,语文创意教学是无限的,更无法像一些中学理科类学科以前所未有的清晰程度让人们加以把握,它是含混的、允许直觉的存在等,这都是有其道理且不可否认的。实践证明:教学创意实施的过程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内在思维过程,各种融合、含混、冲突、矛盾交织在一起的因素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有行进方向的课堂教学创意实施历程。
教学创意实施的可能方向:一是教学创意实施涵义定性、目标定向、教学定序;二是教学创意实施中教学设计新颖,学习过程教学相长,学习方法习惯熏陶到位,语文语言要素充分,学习所得有效扎实。
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意结合
1.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勇于改进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2.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所谓自主,就是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所谓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取长补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所谓探究,就是要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语文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探究的对象,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兴趣与学科素养的创意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学习、钻研、体验、创造,这些活动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兴趣越浓厚,学习效率就越高。在教学中我会运用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因素,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能激起学生智慧火花的问题,适时地点拨诱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适当插入多媒体等辅助手段,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截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变得高效。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高效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学科素养的核心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思想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单向灌输和机械训练上,教授的仅仅是“学科”知识,而不关注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引领学生发现学科知识背后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那么这样的学习显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
四、语文教学创意方法归类
语文教师教学创意是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知识特性、学生心理需求,运用联想、直觉、移植等创造性思维方法,提出新颖的教学主题设想,设计独特的教学意境和表现情节的构思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创意不胜枚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定向突破创新法,就是摒弃其中与语文教学目标、目标学生群体无关的信息,选择目标信息,形成信息群,找出目标学生关于知识的关心点,然后进行定向分析,引发创意。
2.表象创意法通过语文教学人员的心理想象活动,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类比等逻辑方法,对已有的语文知识进行改造加工、组合拼接,最终建立新的语文知识形象,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3.顺向创意法是根据语文知识本身已显示的内容和要求,作出直观性的判断,形成迎合学生的语文教学创意。高中语文第三册《山居秋暝》,当讲到“王维的诗中充满了一种静美——既像一支优美抒情乐曲的,又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时,作出直观判断,引导学生理解苏轼评论王维的“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实现教学目标。
4.逆向创意法即逆着常规思路和语文教学发展趋势,“逆流而上”“逆向而行”地寻求创意。初中语文第一册《最后一课》,教师上课文前两分钟让学生尽情展示“嘈乱”,接着引导学生进入连不爱学习、贪玩的小弗朗士也吃惊的极端肃静的课堂,最终体会到小弗朗士“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的原因是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实现教学目标。
5.侧向创意法,即利用其他领域的运作模式知识观念,手段方法超越惯性思维,寻求创意。
6.发散创意法是以语文教学知识为出发点,通过想象、联想幻觉等心理思维过程,诱发出各种求异性,自由性创意。在初中阶段学习写自荐信时,教师可以想象自己是某公司老板,让学生在规范格式中体会十年后的就业自荐的语言表达,写好自荐信,进行面试,从而诱发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思维,殊途同归地让学生真正掌握自荐信及其在就业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王世清.浅谈新课标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2]高玉娟.浅谈主题背景下教学环境的创设——以中班主题“汽车的秘密”为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