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梅
摘 要 通过用问题串对课本实验分析和深入探讨,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形成科学思维。通过对变量的分析和实验设计思路的分析,提高学生完成各种实验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成绩。
关键词 问题串 实验分析 实验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独立完成实验和设计简单实验是生物高考考查能力要求之一。在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卷中常有生物实验设计题出现。如何才能解答好生物实验设计题呢?首先是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知识的掌握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其次是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问题串来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成绩。
1 详尽细致地分析课本中的实验,让学生形成实验思维
1.1 课本中的科学史的分析
关于科学史的教学,教师提出问题或利用课本讨论题让学生分析。比如:对恩格尔曼的实验,教材列出了要讨论的问题,而学生此时对实验已有一定的认识,可以讨论完成。在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通常不能把巧妙之处都答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材料、操作,对照、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等方面思考,让学生明白巧妙之处。
但有些科学史的发现实验,教材中并没有给出讨论题,教师就需要自己设计问题,让学生理解实验的思路。比如:针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关于肺炎双球菌,你知道什么?通过格里菲斯的第一组实验、第二组、第三组实验,我们分别知道什么?第四组实验的S型活细菌从何而来?关于“转化”,你的理解是什么?实验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格里菲斯又作了什么推论?艾弗里的实验思路是什么?如何分开蛋白质和DNA?实验结果说明什么?既然艾弗里的实验已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什么还要设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何解决艾弗里的遗憾,排除一些科学家的疑虑?噬菌体是什么生物,有怎样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及特点?噬菌体如何侵染,如何增殖?如何让噬菌体带上标记,为什么?实验过程,你能理解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实验如何对照?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表述为放射性低而不是无放射性?第二组实验上清液的放射性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能否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综合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说明作为遗传物质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1.2 教材中学生实验的分析
学生实验分为验证型和探究型两种。教师对验证型实验的分析从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方面进行,帮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比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教师提出问题:实验原理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还原糖检测的描述是“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检测的描述是“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而蛋白质检测的描述是“产生紫色反应”,为什么?还原糖检测的实验材料用苹果汁或梨汁,脂肪的检测用花生,而蛋白质的检测用蛋清或豆浆,为什么?甘蔗汁和番茄汁可用于检测还原糖吗?观察颜色反应的实验,选材都需要注意什么?比较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实验步骤如何?实验如何对照?需要显微镜的是什么实验?实验结果如何?又比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原理是什么?分析看出如何书写实验原理?实验材料是什么?为什么?可用其他材料代替吗?实验试剂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实验步骤如何?为什么如此操作?如果得到的色素提取液颜色太浅,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塞住试管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色素提取液?为什么滤纸条要剪去两个角?为什么用铅笔画横线,其他笔行吗?画滤液细线时,为什么待滤液干后,再重复一两次?可用其他方法画滤液细线吗?为什么分离色素时,避免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实验的结果如何?为什么呈现这样的结果(色素带的分布、颜色、宽窄和色素带之间的距离等)?如果色素带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只有最上面的两条色素带,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如此就可以让学生不但知道实验的操作,也明白为什么如此选材,各种试剂的用途,为什么如此操作,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果和结论。
而对探究型实验,教师要从实验题目入手教会学生进行变量分析,并进行自变量的设置、因变量的检测和无关变量的干扰排除的分析;之后进行实验假设、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实验试剂的分析;再后分析实验步骤或设计实验步骤;最后结果预测及得出结论。比如有关酶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笔者设计的问题如下:实验材料是什么?过氧化氢有什么特点?FeCl3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分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研磨?为什么要新鲜?什么叫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的?因变量是什么?如何检测的?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的对照组是谁?实验组又是谁?实验可提出怎样的假设?实验的步骤顺序可否变动?实验的结果如何?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可以说明什么?第一组与第三组比较又说明什么?第一组与第四组比较呢?第三组和第四组比较呢?写出实验的原理(原理能解释实验的操作和结果)。对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笔者设计的问题如下:实验选择何种材料?为什么不能用过氧化氢作材料?作出什么样实验假设?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应如何设置?因变量是什么?如何检测?能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吗?为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排除其对结果的干扰?写出实验原理。讨论写出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最佳的实验方案是怎样的?预测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通过这样的分析,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选材和选用试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进行变量分析和书写实验步骤及检验实验步骤,也教会学生进行结果预测等。
1.3 多让学生进实验室操作实验
如此不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能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2 通过对实验变量的分析和实验各要素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和解答实验的能力
2.1 实验变量的分析
2.1.1 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变量
实验目的就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所以一般来说,实验目的中就隐含了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除自变量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因变量呢。这些因素就是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通常可从实验材料、实验试剂的用量、环境条件等方面入手分析。通过课本实验或生活常识或题干中的介绍,教师教学生能确定自变量的设置方式、因变量的检测手段。比如:探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教师要求学生设置成自变量的浓度梯度。为了更精确,笔者先设置一个梯度大的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做个预实验,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再取一个范围设置这个范围内梯度小的浓度梯度的实验。同时提出以下问题因变量是什么?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如何。如何检测?(数根的数目,求取平均值)无关变量有哪些?(插条的种类、数目、生长状况、插条上芽的位置和数目等,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用量,完全培养液的用量,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插条在培养液中培养的时间,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培养液的pH等)如何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材料选择要一致,时间和环境条件、培养条件要相同且适宜;试剂的用量要相等)
2.1.2 通过实验操作或其他进行变量分析
有些实验未告知题目,但给出了实验的部分或大致操作或一些介绍,教师通过比较给出的不同组的不同处理可得出自变量,通过其检测的项目得出因变量,或者通过所介绍的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后再分析出无关变量。比如: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的实验(表1)。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芹菜的生长情况。无关变量包括实验前所选芹菜的株高一致,生长状况一致;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用量相同,与组一蒸馏水的用量也相同;培养时间相同;培养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适宜且相同。并且还能根据所分析出的变量写出实验课题:探究(研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生长的影响。
2.2 实验各要素的关系
明确实验各要素的关系也是解答好实验题的关键。实验目的:研究或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假设:对实验目的的回答。自变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或实验组之间不同的处理。因变量:实验中通过检测或观察来确定的量。实验步骤:第一步通常为分组编号;第二步通常体现自变量的处理;最后一步通常为检测因变量。结果为检测或观察到的现象。结论为通过对结果分析后对实验目的的回答。实验原理:为解释实验操作、实验试剂使用和实验结果所提供的依据。
3 学生易忽略之处
实验是否体现对照原则;是否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实验试剂的使用是否合理;实验步骤的安排是否合理(比如文字描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步骤的顺序、对无关变量排除的体现和因变量的检测手段);实验结果的描述是否正确;结果与结论是否对应;如果涉及测量,是否前测、是否测多次或多个,求取平均值等。教师在平时要让学生多练习,问题早暴露,早纠正。
通过上述手段,学生就不再惧怕实验题,能较有效地理解课本知识和完成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