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银菊
孝德环境文化与孝德课程对接。《弟子规》《论语》《孝经》中有许多关于孝的经典内容,既有“令行”,也有“禁止”;既有示诚的理教,也提供了坚持原则的方法,认真筛选其精华以文字、图片、宣传画、名人画像、雕塑等形式建设广场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操场文化、厕所文化、楼道文化等立体多样的孝文化标识,形成以“孝”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重新定义“新型孝德”,其核心内容如“八心教育”“五个一活动”和“孝敬父母二十条”,学生每天像照镜子一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中。
孝德主题文化与孝德课程对接。每天早晨,校园广播以感恩歌曲迎接学生到校;晨练时间,奋发向上的音乐伴着孩子们花样跳绳、快乐奔跑;课间校园集体舞结束后,继续聆听《百善孝为先》专题讲义孝道经典,从《弟子规》到《论语》《孝经》等,旧义新讲,把经典通俗化;下午第一节课,播放《跪羊图》《感恩的心》情景音乐练习手语舞;每周一国旗下讲话以“孝德”为主题精心组稿,宣传孝德文化。每周五校园广播宣传“小孝星”的优秀事迹,通过这些活动把大的“孝德教育”转化成有可操作性的具体任务。
课程实施管理与孝德课程对接。孝德课之“孝德讲堂”正式进入课程表纳入常规管理和考核。要求教师课前必须集体备课(同年级);备课必须制作多媒体幻灯片;课上必须用课件。考核分A、B、C三级指标:教导处每节孝德课查堂必须定等级;每周通报必须定等级;每月小结必须定等级;学期末上交“孝德讲堂”课相关总结资料、活动记载等进行考核,再次定等级;教师在学校孝德主题网页上发表孝德教育感想、征文及案例定等级。
孝德课题研究与孝德课程对接。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荆门市教科所专家为顾问的孝德课题领导小组,对省级课题《小学生孝德教育的行动研究》做五个方面专题研究:研究“孝德”与校本课程相关的理论;调查研究小学生“知孝、行孝”状况;研究小学阶段各学科“孝德”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孝德”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实施,包括“孝德”校本课程标准、目标、计划的制订,教材的编制,课程具体实施验证,课程的推广等;研究“孝德”校本课程的评价。
教学内容与孝德课程对接。传统德育教育的宝贵经验是“文以载道、渗透熏陶”,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依据课堂教学实施原则,把“孝亲敬长”等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纳入各学科教学之中,规范各年级教育内容和形式。
班级文化建设与孝德课程对接。班级文化是体现班级全体师生价值取向、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一个载体。班级文化围绕学校的核心主题“孝德”进行建设,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如收集交流古今中外的孝德故事,开展“践行孝道”活动谈体会,开展“知孝行孝”活动,布置孝德家庭作业,制订《班级公约》等。
家校共建与孝德课程对接。全方位深入社区、家庭,让孝德教育走向社会。印发孝德教育宣传资料给家长,让家长知道学校正在进行的德育教学内容, 向家长提出对学生教育的具体要求;推行《孝心足迹》,每月定期召开家校共建会,邀请社区道德模范、关心下一代的志愿者、家教楷模做孝德演讲,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主题家长会活动,父母爱心涌动,孩子真情流露,一下子就拉近父母子女之间的距离,学生变得更加懂事,更加理解人,更加尊重自己的父母及长辈。家长、教师、社会志愿者利用学校网站、《明德报》《家长论坛》论道,合力共建“双泉孝德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