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镒瀑
摘 要: 现代的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使多数教育者对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嗤之以鼻,甚至不屑一顾。究其原因,是受到了时代背景、传播途径和传播、学习过程中的不足的影响,阻碍了对赫尔巴特思想更有效的利用。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赫尔巴特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以期能够对其思想和价值进行更客观的解读。
关键词: 赫尔巴特 中国 历史背景 传播问题
赫尔巴特是西方教育史上人人耳熟能详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虽然他的理论对很多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对其理论的批评也多如牛毛。纵观中国教育史,由于种种原因,对赫尔巴特原著原文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寥寥无几,很多研究停留在泛泛介绍的层面上,往往存在以偏概全的弊病,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解读。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再次分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以期能够对其思想进行更客观的解读。
一、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流入中国的背景:教学的急需
鸦片战争后甲午战争前,近代新教育在中国有了最初的萌芽,洋务学堂、教会学校等新式教育机构陆续引入了一些西方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中国近代学制的颁行、师范教育的建制,将教育学、教育史等纳入大学堂及师范学堂的课程体系,则直接催发了对西方教育学的急迫需求。
赫尔巴特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入中国。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师范学堂,甚至政法科、文学科等分科大学均设有“教育学”科目,因此急切地需要引进大量教育学书籍充当课程教学的讲义、教材或者参考书。赫尔巴特思想的引入主要为应付教学之急需、为教学服务。由于这方面的动机过于强烈、需要过于迫切,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甚至掩盖了从学理上对“教育”之学问进行探究或批判的兴趣和需要,一切都是抱着“急用先学”的态度,拿来即用。这也为之后对赫尔巴特思想的误传乃至误解埋下了隐患。
二、传播途径:取道日本
在亚洲,日本是受赫尔巴特运动影响最大的国家。当时正值中国开眼看世界之时,很多中国人都把日本的兴盛归因于新的教育,再加上中日两国在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地理条件等众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向日本学习成为很自然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赫尔巴特学派的著作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中国。当时对赫尔巴特著作的解释只有少数是从西文直接翻译的,多数是由日本转译过来。
在日本,由于当时(19世纪末)国家主义思潮开始抬头,赫尔巴特教育学那原本浓重的“个人教育学”色彩已经被改造得荡然无存了,它是作为与其本身完全不同的国家主义的教育学而被接纳的。而中国学习赫尔巴特教育学不是从德国这个源头而是借道日本学来的,我们所接触的“赫尔巴特教育学”经过了其弟子的重塑,又经过了日本学者的再次翻版,之后才传入中国,这样几度转手翻译、删改,让我们难以认识其本来面目,阻碍了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本身的分析和研究。
三、强势冲击:杜威思想在华强势种植
1919年杜威一行访华,并在中国进行了历时两年近三个月的讲学,在14个省市做了200多次讲演,比起素未谋面的赫尔巴特,中国更愿意相信杜威学说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同时,杜威的著作原版大量地被译成中文,他的一些重要弟子和进步教育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也传入中国,再加上中国的杜威支持者如陶行知、胡适、蒋梦麟、陈鹤琴、郭秉文等和一些留美学生在杜威来华之前已经大力宣传他的学说,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把赫尔巴特定性为传统教育的代表,抨击其“教学中心”、“教师中心”的思想,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在中国迅速发展形成了“燎原之势”,取代了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
四、时至今日的教育学界:一叶障目不知全貌
当今的教育学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内几乎没有研究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专著,人们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一些《外国教育史》、《西方教育史》和《教育学》等教科书中,另外,即使是这些已经被普遍认可、一定程度上代表大众观点的教科书中,也很少全面关注赫尔巴特原著,其参考文献仅局限于赫尔巴特的部分著作。
在当今的教育界中,还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赫尔巴特被归为传统教育学派,杜威归为现代教育学派,并在他们之间竖起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教材中心与经验中心、课堂中心与活动中心三大对抗。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赫尔巴特的思想确实那么僵化、落后吗?很多文献都已经指出,虽然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但也并不因此否认学生的主动性,承认教学应以经验为基础,承认兴趣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系统知识与个人经验、课堂与活动,杜威与赫尔巴特谁都没有因为固执一端而偏废另一端。
五、结语
出于“急用”的需要,“取道日本”的历史现实,以及当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机遇,等等,使得我们在学习、认识赫尔巴特教育学上,埋下了诸多“先天不足”;又在后来的传播和学习过程中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冲击、政治局势的影响,使得我们对赫尔巴特的思想缺乏客观评价;再加上当今教育学界缺乏对赫尔巴特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导致中国的教育学界对赫尔巴特思想存在种种误解。
赫尔巴特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也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家。即使在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教学常规仍然是在赫尔巴特创立的模式下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到目前为止,教育史上还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他比肩。我们应当跳出当前误解和误区,客观、全面地对赫尔巴特思想进行研究和解读,才以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谷平,叶志坚.赫尔巴特教育学在中国:一个跨越世纪的回望[J].教育学报,2006(5).
[2]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1(3).
[5]侯怀银,祁东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10).
[6]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7]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王有亮.赫尔巴特并未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2).
[9]张斌贤.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