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彪
摘 要: 以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启教学的新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各项理念的倡导下,初中物理教师要重新定位物理教材,重新思考教学的定位与起点,认真反思传统教学策略的弊端,以有效措施督促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转化,以此推进初中物理教学行为及过程的真实有效。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物理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是学生进入初二后接触的一门新的基础学科,是对物质知识及生活现象的内在解读,是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物理现象的启蒙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以改革后的具体方针为指导,以有效教学策略为引导,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有效。初中物理教师要摆脱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束缚,要以有效的教学投入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要重新审视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认清初中物理的教学主体,注重学生主体问题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要以全面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策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战略性提升。
一、精心的导入方式
积极的、活跃的思维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而精彩的导入就是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活跃的必然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以丰富的语言、事件、形式等进行知识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欲望,可以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凡事皆是开头难”。精彩的导入是教学行为及教学活动开始和进行的重要基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初中物理教学的导入,要以初中物理知识的实际资源特点及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确定合理的、有效的导入方式。我认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导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实验操作导入。初中生正处于十几岁的年纪,正是好奇心强烈的时期,正是对各种奇特现象产生浓厚兴趣的时期。以物理实验操作的方式进行物理教学的导入,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关注,而且能调动学生自身感觉、知觉、思维、智力、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主动参与。以实验的惊奇效果吸引学生关注的眼球,将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物理教学内容上,这样做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及现象的探知兴趣。物理实验处处存在,物理现象更是妙趣横生。例如,在初中物理《浮与沉》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小石块、海绵、螺母、樱桃、瓶盖等物体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明确感知物体浮与沉的具体现象与原理。
2.由实物直观导入。初中物理知识是以现实中的各种物体为媒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可以以直观的实物进行知识导入,可以以物理知识相关的模型、器具、图表、工具等进行物理新内容的导入,以此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真切,理解物理现象的基本发生原理。例如,在初中物理《密度》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自主观察牛奶、水等液体的不同密度,进而引入密度的相关学习内容。
3.由信息技术导入。信息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支撑工具,是初中物理知识的拓展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的图像、声音、动画等集成一体的优势进行教学辅助,将抽象的、死板的物理知识以具体的、动态的技术形式进行展示,将单一的、传统的教学融入现代科技中,让学生在科技与知识的融合下获得物理知识的深度认知。
二、丰富的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有效部分,是实现有效教学行为的基本要素。创设逼真、动人的教学情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一项基础,而且是基础教育改革强调的一项重点。以学科性与生活性为基础,以形象性、问题性及情感性为辅助,创设吸引学生眼球及促进智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情境,实现教学知识的真实解读,实现教学内容的实质探究。
1.以生活与学科为基础。初中物理,是对生活想象的一种原理性总结,是对生活实际的一种科学回归。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将物理知识嫁接在生活原型上,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发现物理原理,解读物理知识,检验物理实践。将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应用过程及生活原型集中体现一个特定的情境内,让学生在情境的基础上阐明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价值,在情境的基础上理解物理知识的科学涵义。例如,在初中物理《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学生家庭的用电情况和物理教材的相关课题为基础进行情境构建,让学生回想自己家庭的主要耗电电器,并以自家的用电量为基础进行电流与电功率的探究学习。
2.以形象的问题进行情感辅助。问题充斥于整个教学过程及学习中,一个形象的、生动的、新颖的、奇特的问题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内在关注,而且能引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构建问题情境,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深度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态活跃,以问题情境与物理知识的关联与蕴含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激励鼓舞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此实现师生之间的心动情发,以此实现师生激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初中物理《指南针与磁悬浮列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构建相关的问题情境而引入学习内容。如,同学们,你们谁坐过磁悬浮列车?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可以在空中行走吗?等等。这些悬疑性的问题足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学生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三、科学的激励评价
新课改将改革的侧重点放在了教学评价上,提倡教学评价范围、内容、目标、过程等的全面与科学,强调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与导向。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要建立在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上,要以鼓励性、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和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要注重教学评价主体的差异性,注重教学活动中整体因素的全方位评价,力争实现教学评价的量化与质化。例如,物理教师可以在物理课堂上进行鼓励性评价,可以以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激发下树立自信,明确认知,给予学生最基本的尊重和关爱。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对课程教学的内容、形式、结构、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改进与优化,要以科学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策略进行标志性的落实,以此实现教学效果在“质”上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孙宜峰.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
[2]胡海涛.提高兴趣活用生活学生互动——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12).
[3]杨丽.利用导学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关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