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及其变教为学的方法》(P.4)一文指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小学阶段属于“认识三角形”的一个内容,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教师通常是通过“拉一拉”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拉不动,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可以拉动,不具有稳定性”的结论。作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并没有反映出“稳定”的数学意义,有鉴于此,在分析“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及与其相关知识联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变教为学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应用”的学习活动,达成在活动中逐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教学目的。
《加强数数活动 理解乘法意义——“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新探》(P.22)一文指出,自从2001年小学数学新教材使用以后,写乘法算式不再区分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先后顺序,虽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但是也导致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部结构产生了逻辑问题。对此,吕琼华老师在读了本刊第6期刊出的张奠宙教授和戎松魁先生《正本清源,通过“数数”活动理解运算律——关于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的讨论》一文后,深受启发,尝试重新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方案,试图尊重知识的内部结构,厘清知识间的脉络,通过学生数数的操作活动来理解乘法的意义。
《科学导入,让课堂探究更有效——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P.25)一文指出,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使学习活动更有效,就要精心设计科学的教学导入。对此,作者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在分析整理相关经典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三类典型导入方式。文中提出,无论是哪种导入方式,只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起点,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课堂教学也只有像这样做到“以生为本”,才能让探究学习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