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娟
摘 要: 经济学基础教学是目前高校经济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现实经济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经济思维的能力,意义十分深远。本文对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进行具体研究,分析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经济学基础教学方式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职 经济学基础 教学措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属于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的是知识中包含的内容不是从外界输入学生体内的,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结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进行实践和探索,发现和掌握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形式来说,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具灵活性和有趣性,有利于教学发展。
一、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
(一)对经济学基础教学缺乏重视
目前,我国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了经济学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开拓创新能力。现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提高教学技能和实践开展,而对理论知识却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视,特别在许多高职院校,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众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技能性人才,以提高学校就业率,正因为学校对理论教学的不重视,这种教学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再加上很多经济学理论较为抽象,学生学起来十分困难,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
(二)经济学基础教学模式僵化
高职院校教师相对普通本科院校来说,经济学基础教学经验明显不足,实践经验不够,因此具体教学当中,不能窥探经济学未来发展趋势,只能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传统授课。传统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无视学生主体性发挥,一味机械化地教学,没有针对学生今后职业发展设计教学方案,因此,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传授的知识。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甚至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创新
(一)激发学生兴趣
从事教育工作的学者应该都很容易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的关键,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多下工夫。建构主义者认为,经济学基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在真实情景中展开。所以教师进行经济学基础教学前,必须考虑使用怎样的办法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例如,可以根据学生思维特征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当教师讲到“生产理论”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教学问题:“我们每天用的产品和得到的服务都是企业提供的,如早上所吃的面包,上下班所坐的公交,下班之后所用的空调和电冰箱等都是企业提供的。那么企业为什么要给我们提供这些服务?它又是如何组织生产的?”通过设置这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使用自主探究方式进行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互动教学模式
合作互动教学方式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这种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理论要求的学习共同体的重要观点是相符合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一起发现问题,并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如讲授“基数效用”这一理论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的话题是:复习时间与分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随着复习时间的增长而分数增加却越来越少?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再让他们选出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在此期间要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适当引导,总结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当学生对概念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案例合作绘制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图形,将知识学以致用,达到最终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合作互动学习方式加强团队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推动学习进步。
三、结语
从建构主义视角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建构主义下,教师教学不是纯粹地教授理论而已,应在此基础上成为整个教学中的导演、策划人与评估师,认识到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任何时候都不能使其丧失学习主体地位。此外,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还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如学生的接受程度、掌握知识的深浅度等,尽可能创设教学情境,然后通过兴趣教学、合作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使其牢牢掌握经济学知识,为以后更好地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娟.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7):202-202.
[2]王瑞荣.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经济学基础》“五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师,2014(1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