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经强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还要围绕“职”字,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 中专语文教学 职业素养 培养策略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培养轻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事实上,很多中职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礼貌意识弱,语言表达贫瘠,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没有基础文化底蕴等问题,令人担忧。
一、中职语文教学与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
中职生职业素养的界定是个宽泛的概念。概括而论:一是“德”,即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才”,即语言表达、专业知识、思维能力和专业能力。
笔者在所任教学校发放《中专生职业素养》调查问卷,设计“你对职业素养的认知”、“你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认知”、“你对企业(用人单位的认知)”和“你对职业素养获知的方法途径”四大方面的问题,共发放问卷468份,收回有效问卷452份。调查结果显示:78.3%的学生了解什么是职业素养,但真正能列举三种职业素养类型的不到3%,还有18.9%的学生甚至完全不了解。连锁地引起对自身的认知及对企业最欣赏什么样的人才,很多学生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和目标,因此83.6%的学生赞成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培养职业素养的渗透力度。
语文在中等职业学校属于文化基础课,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由杨九俊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分为基础模块(2册)、职业模块(1册)和拓展模块(1册)。所入选课文都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和“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文章,注重启发不同专业学科间的联系。语文丰富的人文性,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康完善的人格奠定坚实基础。这对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职业品质和职业兴趣的培养都是大有裨益的。语文教学相机渗透职业素养,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着极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还必须围绕“职”字,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观,以培养大批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研究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策略,势在必行。
二、披情入境,在研读文本中融入职业素养的因子
现代职业活动表明,由于社会分工加细,协作增强,机械化程度提高,非专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重要。“技能”不等同于“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即职业素养的培养。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第一课选取了胡适的《我的母亲》,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拥有的穿越时空的被所有人类共同认同的正确价值取向。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写母亲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读完文本学生就能感受到母亲那种“严厉、勤劳、隐忍、善良、宽容、坚强”的可贵品质,这是一种生命的教育。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为了爱自己的亲人重新设定在新的学习阶段的职业规划,引导他们理解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披情入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情景模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社会和企业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有调查报告表明:企业需要的不是混口饭吃的人力,企业关注的是综合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技巧、技术。中职学校作为中职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应培养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正确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入教学,以活动进课堂,更能体现以素养带技能。
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利用专业资源的比重较传统课堂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样使文化课与专业结合得更紧密,更有利于文化课服务专业课。笔者在微机室指导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写《求职信》,在巧妙地讲解求职信的特点、格式和写作技巧后,就放手让学生创作,下课铃声响了,每个人都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电子版求职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上《应聘》一课时,直接把教室的桌椅由面向讲台排放成四周围一圈的模式。把学生分为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两类角色,合作探究,集体讨论,最后集全班的实践体验得出最佳应聘方案。学生变成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此外,语文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学的唯一阵地,语文教学要“走出去”、“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职业素养。
总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大趋势,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策略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