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怀虎
摘 要: 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究竟该如何体现?热闹的课堂其实并不是真的象征着学生话语权的获得,很多时候,传统教学只不过换了一种面目出现。撕下假面,真正面对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是教师必须做到的。其实,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关键词: 评价 课堂 主体 精彩
长久以来,在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标准上,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但老师的表现怎样才能算好呢?沉着冷静,从容不迫?雍容大气,挥洒自如?激情四溢,多才多艺?睿智深刻,深入浅出?究竟哪一种教学风格才是最好的呢?其实很难下一个定论。首先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无法统一的,教无定法,我们不能肯定哪一种教法是最好的,更不能强迫每一位老师都按照同一种教学风格教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同一篇课文,让不同老师来教,其教学过程肯定是不一样的,听课时会惊讶地发现:十个老师有十种教法。其实不必惊讶,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都是在长期教学中积累形成的,往往融入自己最真切的心得和感受,所以往往是最适合自己的。如果让他改变风格,一味地模仿别人,那么最终结果只会是东施效颦、不伦不类,甚至可能是邯郸学步,搞得连自己原有的教学风格都忘记了,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喜欢智慧型老师,有的学生喜欢幽默型老师,有的学生喜欢激情型老师,众口难调,很难用一种统一的风格让每个人都喜欢。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我认为评价一堂课,不仅要评老师的表现,更要评学生的表现。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正的精彩。
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是否得到增长,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思维是否得到拓展,学生是不是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有没有真正体会到课堂的乐趣,这些围绕学生产生的种种思索,才是我们评价课堂、评价老师的真正标准。
我们现在在各种场合都不停地宣扬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似乎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可事实上,许多老师在课堂上真的贯彻落实了吗?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多一些发言机会,仅仅做到这些就够了吗?有些课看上去很热闹,学生分小组讨论,气氛很热烈,发言时也很积极踊跃,与老师的配合也很好,但这样的课堂很多时候就像在表演。我经常在听课之后思索:这真的是我们要的课堂吗?就真的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以生为本吗?这真的是教育教学目标吗?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真的能成为主体吗?
很多时候,在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我总觉得似乎缺失了一些什么,而这缺失的东西正是教学中必需的东西。认真研究这些课之后,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课堂上都是学生配合老师,而不是老师配合学生呢?谁配合谁不正体现了谁为主、谁为次吗?
许多看上去很热闹的课其实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看似热闹的背后,还是老师在唱独角戏。整堂课依然按照老师事先设置好的路线进行,在老师的控制之下,一个一个步骤,一个一个环节,按教案上写的程序逐步完成,如此而已。
我在听课时发现,当老师提问时,如果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老师的教学思路,那么不管这个学生的回答有没有讨论的价值,有没有进一步挖掘的意义,老师就断然加以否定,并且马上开始“循循善诱”,把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上引导,追求所谓的“流畅”、“一气呵成”,一心要完成教学任务,以致错过很多课堂上即时生成的东西。
一次听课,一位老师反复地“引导”,叫了好几个学生,可就是不往他的思路上走,紧张得满头大汗,我同情之余又觉得有些可悲。其实有两个学生的回答很独到,只要适当引导,课堂反而会更出彩,更能上出新意,留下可供人回味的东西,但教师往往没能抓住。现在的课堂就像老师事先设置好的跑道,老师是导航员,学生的思维就像跑道上的赛车,不管赛车速度有多快,性能有多棒,只能按固定速度、固定路线跑,如果超速了,或者“大逆不道”地想另寻一条更近的赛道,就会被“好心”的“导航员”引回“正轨”。
由此看来,课堂主体其实很多时候依然是教师,虽然不似以前那样明显,以孤家寡人的一言堂形式呈现,但其实只不过换了一种面貌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学生可能从表面来看似乎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但事实上依然是任老师摆布的傀儡,只不过操控的线变得更长、更隐蔽。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学生学到的,可能仅仅是知识而已,学生根本没有获得思维拓展和能力提高。可能有人会反问,老师的职责不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吗?但古人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知识只能算是授业而已,根本谈不上解惑,更勿论传道了。语文学科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学科,就是因为它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机械的知识传授绝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果老师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上,那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者说语文之所以是语文的基础和根本就全都丧失了。
语文首先应该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学生应该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更多乐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高、精神的熏陶和灵魂的成长。课堂为什么不能变得更有趣一些,是不是每堂课都非要按事先设定好的既定思路进行?学生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情感和需求的人,不是我们按统一要求、统一规格制造出来的千篇一律的产品。如果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无法从情感上喜欢甚至热爱这门学科,仅仅为了学习知识而上课,那么学生能学到多少东西呢?这样的课堂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和成长吗?当这种不喜欢变成厌倦甚至厌烦时,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老师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
思绪不禁回到千年前,当年先圣孔子坐在大树下,面对三千门徒时,他是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的呢?他当年提出的因材施教我们今天做到了吗?他对学生举一反三的要求我们今天实现了吗?难道21世纪教育却落后于千年前的古人?当今天的我们面对课堂上那一双双求知的目光时,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当有一天这求知的目光渐渐黯淡,即将消散时,我们又应该何去何从呢?当我们现在走进课堂时,又能看到多少学生是带着期盼、求知的目光注视我们呢?
教学的科学规律应该是有教有学、教学相长。今天的课堂依然以教为主、以学为辅,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依然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牵引,又怎么能感受得到学习的收获和乐趣呢?当老师依然陶醉于自己的恣情发挥时,事实上正是教育失败的表现。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让课堂由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让课堂由学生配合老师转变成老师配合学生,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上真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