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燕 徐跃宏
摘 要: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术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对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路径和措施进行研讨。
关键词: 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内涵 教学模式
中国梦,价值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技术人才的历史责任,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功能,决定了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客观条件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进一步加强。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变得愈来愈频繁。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各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将他们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宣称为“普世价值”。西方的民主输出和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价值多元的产生与共同理想的弱化削弱了人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正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这一特定状况提出的。和谐社会不仅是利益层面的和谐,而且包括价值层面的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构建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为急迫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主观条件
由于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应有重视和有效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新思潮新体制的介入导致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上生活条件的优越,使得学生意志薄弱,依赖性强。当前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存在若干偏差与问题。例如:责任感的缺失、无故旷课、沉溺于电脑游戏、过多注重个人利益、狭窄的爱情观等。
三、创新途径与方法,将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
1.深入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决定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包括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第一,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学理论用理论,努力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一要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高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特别注重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历史必然性教育;二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必然结果的教育,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中国美好未来关系的教育;三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意识中找准方向,在理论提升中确立人生追求。
第二,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学生,激发家国情怀,倡导知行合一,将个体追求融入共同理想之中,健康成长成才。
第三,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要强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特别注意与塑造大学生的个人精神面貌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个人健康成长结合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以教学实践为载体,构建行为实践机制,实现知行统一。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文件和书本上落实到大学生的心里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机制。
第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价值观教育应当以大学生的实际作为客观依据,增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他们的不同发展阶段,面对生活、学习、情感、就业等不同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灌输,努力使理论灌输与大学生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切实体会到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指导作用,做到入心才能入脑。
第二,要重视教学主体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立足学生个体差异性,尽可能选取那些学生能够接受的核心价值观信息,努力使施教内容与学生接受水平相吻合,让学生既需要接受又有能力接受。
第三,要探索体验式教学机制。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发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课堂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认识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种循环往复中提高。价值观的传递不能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而且要带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演练中感受体验。例如,把团队心理辅导作为学生体验感受的舞台,以团体活动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体验、感受、反思,在群体互动中积累广泛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促使他们进行个体生命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教学实效性。例如,影片鉴赏。电影是传递、强化价值观内涵和意义的最佳载体。精选影片,创造安静的观赏环境。通过电影中人物、事件、情感冲击学生的内心,产生情感,感受冲突,引发思考,亲身体验电影里的生命历程和生命片段,在与自我、他人、世界的情感互动中,获得生命变化和生命成长。看完之后,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分享观感,实现有效的情感互动和心灵交流,产生丰富的思想和意义。最后教师整合感触和经验,并加以延伸挖掘,开阔视野,促进升华。
第四,要构建正确的目标导向机制。大学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内化、践行的主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接受效果都需要接受考评和监督。因此,要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目标导向机制,协助接受主体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全过程的实现途经过程中,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意志頑强、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任仲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蔡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本书编写组.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