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语音学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2015-09-10 07:22王芳
考试周刊 2015年84期
关键词:英语语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王芳

摘 要: 当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受此影响,一些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英语自信心不足。本文综合分析了导致非英语专业学生语音素质低的因素,认为缺乏系统的课堂学习是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把英语语音知识的学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改变现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朝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英语语音 非英语专业学生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一、语音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A.C.Gimson说:“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掌握它50%-90%的语法和1%的词汇就够了,而语音知识必须近乎100%地掌握。”[1](P167-168)这充分说明了语音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语言学角度说,语音是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语言首先是一个‘由声音符号组成的系统’”,“在文字发明前语音就已经存在很久了,即使今天,世界上有些地方的语言仍然没有文字体系。因此,研究语音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2](P31)。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同样需要尊重语言的特征,了解并掌握英语的语音知识,良好的语音习惯会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对英语总体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对英语语音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笔者从自己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普通本科学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有相当多的对英语国际音标和其他语音知识如重音、连读、失去爆破、音调等缺乏了解,更谈不上熟练掌握;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在学习了多年英语之后连音标也认不全,发音错误或根本不会拼读单词。有的学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也想认真学,但由于小学至初高中阶段没有系统的课堂学习,语音功底弱,光靠自学很难取得进步,尤其是语音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语音意识的提高和持之以恒的练习[3](P44-47)。结果音标没学好的学生大部分仍然发音不准、语调没有起伏、口语听起来生硬、难理解,十年左右的学习带来的是“哑巴英语”,学生没有开口的自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能直接用英语从事工作,与国际进行交流和竞争的呼声也日益高涨”[4](P12-13)。一些工作单位不再仅仅看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CET6)成绩,听说会话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本身有提高自己英语口语水平的迫切需要,但EFL的国内环境不能提供有利的浸润,学生如果没有分析出自己在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错误地归因于词汇量不够大,如此就找不到正确的方法途径,结果局限在死记硬背单词上,往往事倍功半,容易放弃。

三、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音学习的因素很多,这方面国内已有一些研究。王毅等人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的调查问卷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专门的英语语音课,教师在课堂上也不讲授语音知识[5](P158-160)。

除了课堂教学方面的不足外,学生的语音素质低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首先,母语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迁移[6](P44-52),[7](P162-163)。其次,各地方言也影响英语语音的习得[8](P73-75)。再次,教师个人语音状况会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9](P128-129,132),其中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翟语佳等人对此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课外练习不够”、“缺少英语语音环境”、“课堂训练不够”和“对正确的发音不了解”四个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是主观因素,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等有关;第二个因素改善的可操作性差;第三、第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若把英语音标作为纠正语音的切入点,配合大量课堂练习,必然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10](P134-136)。

母语、方言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客观因素,可以说是不可控的,其负面影响是需要学生逐步克服的。系统的课堂教学的缺乏,是造成当前非英语专业学生语音面貌差的主要原因。如果将英语语音知识系统地放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讲授和学习,教师在讲授时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结合学生实际(如所属方言区)对英汉语音系统对比分析,必然会使学生的语音状况大幅提升,增强他们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想胜任本职工作,教师个人首先必然提高自己的语音素质,增加对学生发音正确性的积极影响,减少消极影响。所以,把英语语音知识的学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是必要的、可行的。

四、结语

英语语音知识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语音课程,可以说是他们英语学习效率低的根本原因。基于此,如果将英语语音学习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并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势必大大提升学生的英语自信,并给他们奠定扎实的基础,对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影响。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调查问卷也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同意开设英语语音课[5](P158-160),这说明广大教师意识到了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并愿意承担此项工作。当然,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1)教学内容的确立;(2)课堂教与学环节的设计;(3)教材的选择或创编;(4)学习效果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Gimson A. C.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3]郑占国,陈凤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音语调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10,33(6).

[4]蔡基刚.大学英语生存危机及其学科地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5]王毅,封婧超.大學英语语音教学及英语国际音标使用状况调查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37.

[6]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

[7]李刚.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教学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6(23).

[8]查爱霞.普通话和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J].双语学习,2007(5).

[9]何清.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语音课程的必要性[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2).

[10]翟语佳,刘宝森.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因素的实证研究.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4).

猜你喜欢
英语语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语音课程建设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语音的语用研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英语语音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