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还原在文本品析中的运用

2015-09-10 07:22张洪春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9期

张洪春

[摘 要]阅读教学中应及时采用还原法,促进学生认知意识与文本语言形式的碰撞交融,促进教学难点的有效突破。教师要链接生活,在激活积累中还原;想象画面,在转化文字中还原;揣摩内心,在填充语境中还原,实现阅读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链接生活 想象画面 揣摩内心 阅读还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44

所谓阅读教学的还原法,就是将文本中的语言转化为作者最原始朴素的表达意蕴,在学生意识中唤醒、丰盈意象,使得文本的言语形式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知逐步走向清晰与厚重。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采用还原法。

一、链接生活,在激活积累中还原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将各种形式的言语训练还原到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中,这才是阅读教学中言语训练的应有之道。

例如,教学《桂花雨》“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的“浸”字的片段。

师:课文中哪个字让我们感受到桂花独有的香味呢?

生1:“浸”字。

师:你从这个“浸”字感受到了什么?

生2:这个“浸”字让我感受到前后左右的邻居都被这花香包围了。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想象,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3:站在村子里,在每一个地方任意呼吸一口空气,一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师:其实用“浸”字描写香味,我们在《槐乡五月》这篇课文中也遇到过。(出示:“整个槐乡都沉浸在香海中了。”)

师:这两句话中“浸”字的语境不同,但用法相同。如果没有“浸”字,我们还会形成这样的体验吗?

生4:不会,只有这个字才能让我们从心底感受到花儿的香味。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核心语言“浸”字,将这一内容还原到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中,在情境认知的还原中带领学生品析体悟、朗读感知,从而在生活之境中玩味词语表达的精准妥帖。

二、想象画面,在转化文字中还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文本语言为原点,将文字转化为想象的画面,丰富语言表达的内蕴,实现文字向画面的还原。

例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站在高处……所向披靡的大军”一段,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兵马俑的壮观之势。教师则运用还原教学法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读着这段鲜活的文字,仿佛就有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呈现在我们眼前。发挥你们的想象,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看到了将士们雄赳赳、气昂昂,手握兵器,一派威风凛凛的样子。

生2:我仿佛听到了战马奔驰时的马蹄声,听到了士兵们进攻时的冲杀声。

师:是啊!文字是僵硬的,但在我们的阅读与想象中,文字就成了鲜活的画面,这就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激活学生原始的经验积累,将文本中静止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画面,在静中取动,在感受文本语言内蕴的基础上丰富了其表达的效值。

三、揣摩内心,在填充语境中还原

在叙事类型的文本中,作者对人物行为、语言,尤其是心理的描写都是依据具体的事件精心斟酌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还原事件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体会语言表达的质感。

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作者对司马迁“遭受酷刑”之后的内心描写厚重感十足。教学中可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

首先,品悟语言,批注感受。司马迁遭受了怎样的“横祸”?能否将其改为“灾祸”?为什么要说司马迁想“了此残生”,而不说成是“余生”?了解了这些,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结合文本中的语言进行阅读批注。

其次,紧扣词语,还原语境。在引领学生激情朗读文本语言之后,探寻出文本中“尽力克制”一词,并引导学生说说分别会在怎样的情况下“克制”自己,相机出示填空题:每当( )时,他就会( )。

最后,紧扣文题,升华认知。在身体的痛苦中,在精神的耻辱下,司马迁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这种对灾难的克制,就是“发愤”。你还能从文本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司马迁的“发愤”?从而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文中的数字信息——持续13年的创作历程,52万字的最终成果。

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死扣文本僵硬的文字,而是结合具体的事件和补充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司马迁在遭受创伤之后的内心意识,从而在还原情境中捕捉语言的灵性,强化对语言感知的效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总而言之,还原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了对语言文字的转化与填充,有效地拉近了文本语言与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对文本意蕴的有效体悟,提升了学生的品鉴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