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宝元
【摘要】随着媒体生态的变化,党报自身采编力量在扩充、新闻报道模式也在改变。如何继续发挥好广大通讯员作用,打造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丰富报道内容,提速新闻时效,扩大资讯覆盖,值得研究和探讨。现以《安徽日报》为例,结合其开展的通讯员队伍建设专项调查,作一粗略思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 党报 通讯员
坚持群众办报是党报的优良传统与方针。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通讯员是党报办报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近年来,随着桌面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生态的变化,以党报为龙头的传统纸媒遭到巨大冲击,广大读者及通讯员的阅读方式、信息获取渠道、投稿方式等也发生变化;党报自身采编力量在扩充、新闻报道模式也在改变。多种因素的叠加,导致通讯员作用一定程度的弱化。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好广大通讯员作用,打造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丰富报道内容,提速新闻时效,扩大资讯覆盖,值得研究和探讨。现以《安徽日报》为例,结合其开展的通讯员队伍建设专项调查,作一粗略思考。
一、通讯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安徽日报社曾拥有一支庞大的通讯员队伍。队伍构成主要是各级党委宣传部新闻科、外宣办的工作人员,省、市、县机关单位及大型企业宣传科或办公室工作人员等。2008年前后,报社文字与摄影通讯员最多时各达200余人。报社每年还签约特约、骨干摄影70人,成为一大创新与特色。但近年来,这种局面未能持续下来。为准确掌握通讯员队伍现状及思想动态,2014-2015年,安徽日报来稿编辑部、美术摄影部、群众工作部利用外出采访、授课等机会,召开座谈会,对通讯员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涵盖省会合肥市、皖北涡阳县、皖南歙县、皖西南宿松县等地,调查对象为当地宣传部宣传干事,报社、网站工作人员,机关及乡镇宣传委员等。来稿编辑部还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有效填写171份。尽管调查样本数量不大,但因全省各地在宣传工作开展方面有一定同质性,因而调查结果仍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显示,通讯员队伍建设目前呈现“三个下降”:
1、稿件采用率下降
根据近几年的办报实践,通讯员稿件除摄影作品外,在安徽日报重要版面特别是头版、重要专栏中采用率低,与记者或驻站记者合作署名的稿件采用率相对高一些。在问卷调查中,通讯员在回答“在采写与投稿时遇到哪些困难”时,针对“A、稿件采用率不高,B、对新闻业务不熟悉,C、工作任务重,无暇顾及写稿”这三个答案,74人次选A项;68人次选B项;72人次选C项。在回答“提供的稿件未能见报,知道原因吗”这一问题时,139人次选“不知道”;22人次选“知道”;10人次选“无所谓”。可见,稿件采用率不高,且未深究“命中率”低的原因,在通讯员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稿件质量下降
从来稿编辑部的邮箱情况看,报社日均收到有效稿件约150篇左右,但九成以上不够用稿要求。工作性稿件多,抄公文材料的多,新闻性强的稿件少。在通讯员QQ群里,当编辑征集新闻线索时,只有少量通讯员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或题材。在回答问卷“新闻业务方面您觉得哪方面需要加强”时,针对“A、新闻敏感性,B、写作技巧,C、新闻业务理论”这三个答案,113人次选B项;70人次选A项;65人次选C项。针对“是否了解日报的用稿标准”,通讯员110人次选“不知道”;48人次选“有一定了解”;12人次选“知道”。这说明,通讯员新闻业务素养欠缺,也不注重研究报纸,采写与投稿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
3、写稿投入时间下降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地宣传部成立网宣办,并建立地方新闻门户网站,舆情监控及撰稿占据大量人力。从事对外宣传的人员,更多精力放在了网上“负面新闻”的“灭火”以及媒体记者的接待上,真正沉下心来写稿的通讯员,与往年相比少了许多。在回答“你用于采写新闻的时间如何分配”时,问卷中提供的“A、全部时间用于本职工作,B、以本职工作为主,兼顾新闻采写,C、二者各占一半”三个答案中,147人次选B项;12人次选C;10人次选A项。显然,工作重心转移、个人精力有限,导致通讯员采写稿件的时间在减少。
二、通讯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队伍不稳,业务不熟练
新闻宣传需要实战经验,一个能为本报所用的通讯员的培养需要时间。但近年来,基层宣传工作岗位人员变动快,一些成熟的通讯员随着年龄、资历的增长,有的升迁,有的身兼多职,有的出現职业倦怠,而新通讯员一时业务又跟不上。美术摄影部原签约的骨干通讯员,同样存在调离、转岗或退休的状况,新闻摄影队伍处于青黄不接状态,年轻的摄影记者供稿目前还达不到新闻图片求精求靓的高标准要求。
2、管理松散,机制不完善
目前,各地市县的通讯员主要由当地宣传部门来管理。宣传部从各乡镇和各行业筛选一批文字骨干兼做外宣工作,每年定发稿任务,有些市县还对通讯员进行培训。市委宣传部新闻科或外宣办人员主要任务是管理和组织通讯员写稿,县委宣传部外宣工作人员事务繁杂,写不写稿以领导考核为导向,呈时紧时松状态。还有一些市如铜陵、淮北等将外宣工作交由市委机关报记者承担,这些记者新闻素养较高,稿件见报率相对较高。也有一些县是将外宣工作交由县报和网站工作人员承担。
在报社内部,与通讯员联系最多的主要是来稿编辑部、美术摄影部,其他各部的一些板块如社会新闻、副刊类版面等也与通讯员联系,而按通联工作相关规定,通讯员证书的颁发则由群工部负责。因此,报社通讯员管理同样未形成统一协调机制。
3、培训脱节,转型不及时
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倒逼纸媒转型,报纸侧重走专业化路子,话语体系、新闻理念都在变化,用记者自采的稿件自然多起来。通讯员稿件多是碎片式的自由来稿,很难满足“新闻策划”时代的办报需求。如遇到同质性的题材或版面趋紧时,驻站记者与地方通讯员争夺版面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培训却没有及时跟上节奏。调查中,在回答“您希望报社为您提供哪些帮助”时,通讯员中122人次选“加强新闻业务培训”;62人次选“增加通讯员用稿量”;29人次选“提高稿酬”。可见,培训已成为各地通讯员的迫切要求。培训不到位,导致许多通讯员还停留在原来的写稿思维与套路上,不能适应新形势,此外,还出现少量通讯员向不同媒体批量投稿、在一家报社多部门投稿的问题,甚至还存在内容不实、图片过度加工等突破职业“底线”的做法。如此一来,编辑采用通讯员稿件时更加谨慎。
三、新形势下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1、重新认识通讯员价值
通讯员是党报广泛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建立与稳定通讯员队伍是党报通联工作的重要内容。重新认识通讯员价值,发挥好通讯员的作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新闻“三贴近”的应有之义与重要举措。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中,通讯员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不论是媒体间的竞争还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其核心价值还是依赖优质的内容,“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的制胜法宝之一。那么,大量优质内容从何而来?一是靠媒体记者采写,二是靠各地各行业通讯员来稿,三是受众在参与媒体互动中主动提供或自由撰稿人提供。记者是媒体主力军,但因人手有限难以达到足够的量;受众互动和自由撰稿人提供的内容有不确定性,且真实性、公信力难把握。而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比记者更接地气,能以最快速度采集到基层信息或新闻素材,尤其是能拍到现场图片,成为媒体内容生产的源头活水。即使有些稿件质量不过关,但其中某些信息报社还可以进行二度开发与加工。因此,随着媒体融合的日益深入,通讯员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2、稳定骨干通讯员队伍
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新闻理念,熟悉运用信息传播、传送手段和技术,稳定的骨干通讯员队伍,是报社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着眼未来发展的需要。
建立骨干通讯员队伍,可采用微信、微博、QQ等多种联系方式,完善沟通机制与平台。通过开设专栏、设置议题、征集稿件、組织活动,建立图片网站、开展论坛等形式,吸引广大通讯员参与,并从中发现和培育文字与摄影“高手”。
稳定骨干通讯员队伍,须着重加强对年轻通讯员的培训。时下的年轻人学历往往都高,文字基础不差,经“点拨”与锻炼,往往有后劲。报社要邀请新闻专家、摄影名家对他们进行政治素质、写作技巧和摄影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对其中优秀者颁发骨干通讯员证书,以增强身份认同和归宿感,成为报社称职或优秀的“编外记者”。在这一点上,广西日报、福建日报、湖北日报等坚持得好,每年均举办通讯员培训班。湖北日报还组织骨干通讯员到报社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习,效果明显。
3、建立通讯员激励机制
在如何对待通讯员的来稿上,党报应进行多维度考量,要有系统与战略思维,在确保质量前提下适度加大通讯员用稿量,并根据情况在重要位置、重要栏目刊登,以激励通讯员为报纸“增光添彩”,同时也满足地方宣传工作的需要。
对通讯员采写的优秀稿件,要进行评奖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以激发积极性和荣誉感。如《吉林日报》不仅在全省各县(区)成功举办过85期通讯员培训班,而且每年都进行通讯员优秀新闻作品评选活动,设立通讯员“优秀新闻作品奖”、“优秀新闻图片奖”、“优秀新闻发现奖”、“优秀新闻评论奖”,表彰“优秀通讯员”、表彰“通联工作先进单位”,授予“通联工作突出贡献奖”。这些好的做法,值得借鉴。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