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什么是真正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怎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呢?本文力图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践总结分析,探讨新课程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 主体性 课前预习 反思
一、什么是“主体性”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主体性。陕师大郝文武教授指出了“主体间”理论,指出了“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包括主动、自主和创造性”,强调了学习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师生‘双主体’”。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如果把学生当做受教育的“客体”,就会造成师生之间主客体的关系,主客体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作为“客体的”学生在学习中依然是被动、强制的,达不到与老师之间“平等交往、主动对话、心灵沟通,情感共鸣”,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之间“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中“主体性”从哪儿开始体现
教学过程中怎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呢?陕师大张立昌教授指出高期望教师的14条标准:清楚地告诉学生课程目标;进行扩展的、有条理的、有步骤的解释;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清晰地连接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告诉学生课程目标”。
同时在陕师大胡卫平教授《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中提出思维型教学需要考虑的12个因素(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其首先强调的依然是“教学目标”。
这些告诉我们,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进行课前预习。那么预习环节做得怎么样呢?
三、预习中对“主体”实践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1.对预习要求过死,学生充当的是“假主体”。
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有详细的要求,有具体的预习练习,比如:这一课有几个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每个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等等。结果是学生没有任何“自主”可言,依然是一种“主客体间”教学,学生依然是“客体”。
究其原因,实质是老师仍然坚持旧的教学方法,即“填鸭式”,没有弄清楚“主体”的含义及什么是真正的“主体”,只是把阵地换了一下位置,使学生成为“被动的主体”,长此以往使自主预习失去意义。
2.缺乏预习方法指导,忽视教师的“主体”作用。
主要表现为不教学生怎样预习,学生不懂得预习的方法,似乎这些事情是学生天生就应该会的,就不是老师该讲的东西。
上述现象可能是老师对预习的研究不够,不知道怎样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长此以往,学生不会方法,也就不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不会预习。
3.只有要求没有落实,忽视“主体间的互动”。
表现为预习布置归布置,检查却经常没有。想起来就问一下,想不起来就作罢。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师认识不到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怕麻烦,怕检查花时间。郝文武教授强调“主体间师生关系既是教育活动本身的目的,又是形成、发挥和提高师生主体性的条件和需要。只有在主体间师生关系中才有可能全面有效提高师生主体性”。
针对上述预习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要让预习有效、高效,就要增强学生的三种学习意识——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成功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四、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具体做法
1.“导学”激趣,引领预习,激发“主体性”。
首先,每个单元根据本单元主题,利用时事背景或历史趣闻设计精彩的单元主题导读,引领学生打开单元学习大门。
其次,围绕每一课,链接材料(包括文字、图片或影视),力求对重点难点知识以全新的背景材料呈现出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通过对单元课时安排的呈现,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了然于心,有助于学生安排好预习进度。
2.有思有疑,自我解读,发掘“主体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体验,不给学生任何束缚,让学生尽情享受预习的乐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在内容理解上,必定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将这些问题记录整理在导学案中“学贵有思——我的疑惑”上,以便进一步合作交流,或者主动向老师请教,或者留到听课时加以解决。这样逐渐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多思考,思考不了多请教”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3.成果展示,学生做主,展现“主体性”。
预习成果展示是巩固已得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必要的知识反馈过程。让学生喜欢预习成果展示有两种作用:一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二让学生意识到这种展示是属于自己的阵地,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越浓,对课堂的热爱程度就越大。
我们将预习成果展示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种,检查提问。要想预习长期有效,课堂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但不超出学生积累的范围,让他们充分享受积累成功的喜悦。
第二种,自主交流预习体验。这种形式分为小组内部交流和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两种。在此期间,特别强调让学生边想、边说、边听、边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发挥好引导作用:在限定的时间内,一方面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与生互动,另一方面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或代表性问题,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做好具体反馈。
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第一环,与后面环节是紧密联系的。学生被激发起来的主动学习状态并不随着预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水到渠成地进入下一教学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