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015-09-10 11:59:07李桐
考试周刊 2015年9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

李桐

摘 要: 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要看教育教学,而且要看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在于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上,而且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发展方向,也彰显着学校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在于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搭建了灵活有效的平台,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更是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1.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还不发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缩小这个差距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而要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的提升,这离不开教育。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靠教育,学校则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

2.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人类发展进入科技革命以后竞争愈演愈烈,但不论怎样其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本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从这一战略高度出发,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而学校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重任。

江泽民同志曾说:“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地位。”这就说明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更是迎接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

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创新性人才。

3.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生命力,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与生活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文化。它作为一种外在的环境教育力量,是学校面貌在物质、精神方面的反应。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学校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特色。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说的。这句话指出了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深的文化素养、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一项长期基础工程,是深入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所谓物质文化建设就是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等校园文化建设。美好的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需要,所谓环境育人说的就是这点。校园只有做到净化、绿化、美化,才能满足师生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的需求。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提炼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学校是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因此,学校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结合形势有所创新,借鉴外学校经验,结合时代精神,提炼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其次是师德建设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师德建设上,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师要改变教学行为就得先改变观念,这关乎教学灵魂和信念,关乎教学行为的目标和归宿。学校只有加强教师职业形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的坚强战斗集体与良好教风。校风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发展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3.加强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只有建立完整的系统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校风,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4.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位教育。第一,建立学校文化传统,确立学校重大集会的时间,开展主题教育。如开学典礼、迎新生会、毕业典礼;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第二,利用独特的地域优势开展教育活动。第三,确立属于学校师生的节日。如艺术节、运动会等,展示师生在绘画、表演、手工制作等方面的才能和特长。第四,定期表彰先进。第五,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第六,创办校刊。通过这些,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能力。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只有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40:49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2:24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4:4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6:34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20:16:46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