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15-09-10 07:22:44郁莉
考试周刊 2015年92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方法中学生

郁莉

摘 要: 中学阶段是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加强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重要性,使他们重视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进入成年期储备好体质,以健康状态进入高校深造或迈进社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尤其要加强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对参加体育运动像关注文化学习一样成为自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本来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点,这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中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方法

一、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简析

1.学生与老师应有的正确体育观。

新课改的风向标让更多的学校和老师意识到,体育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展学生意志品质,提高身体素质,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体育观是人们对体育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体育观能推动人们不断进行体育活动”。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和转型期,在这个时期加强对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可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2.学校及行政部门现状问题剖析。

现在中学阶段的教学,普遍存在重文化轻体育的现象。往往学校把文化教学当成是硬任务,把体育教学当成是软任务,甚至在一些学校还存在文化课挤占体育课的教学时间,体育教学摆不上应有位置,这种状况无疑不利于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因此,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要把体育教学和文化教学放在同等位置对待,扎扎实实搞好体育教学,这才有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二是要消除重完成而轻质量的意识,一些学校虽然把体育教学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时间上能保证,但是教学环节往往不到位,不顾及学生是否达到授课的基本要求,学生往往应付了事,教学质量保证不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授课质量非常关键,每个授课老师都要按照教学要求,保证授课质量,达到授课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提高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感到体育课和文化课同样重要;三要消除“重一般号召轻日常指导”意识。现在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体育布置并不少,体育教学有具体要求,但往往存在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对加强中学生体育意识的教学少,真正深入学校进行具体指导不够等现象。因此,必须改变仅停留于布置和口头要求这一现状,具体深入每一所学校,了解具体情况,发现教学环节不到位的地方,并及时督促,加以解决。

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

1.加强体育制度建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加体育运动。

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必须做到三点:一是要完善制度,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除在教学时间上必须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要求,还要按照质量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二是要定期检查督促贯彻落实,对各学校按照制度化要求是否贯彻落实到位,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不到位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比如,在时间上能不能保证的问题,质量上能不能保证的问题,对学生的教学引导采取了哪些方法,这样通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加强考核落实相关责任,加强中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学校校长肩负着首要责任,要对分管领导和教师提出具体的明确任务要求,使他们感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和压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体育教学工作中。只有这样层层抓落实,引起各个环节重视,制度建设才不会落空,工作到位,必将达到预期效果。

2.加强体育兴趣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加强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关键要激发他们体育运动的兴趣,要注意处理好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育教学上要坚持多样化,克服单一化倾向,通过多样化教学,多样化运动项目,多样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多樣化评价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运动意识,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参与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运动,这样更容易激发兴趣,从而避免因单一化教学而导致兴趣全无;二是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帮助中学生克服只重视文化不重视体育的倾向,要让他们知道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而好的身体只能来源于持之以恒的运动和锻炼,当他们明白体育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后,必然会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不会错误地认为运动会耽误影响学习,从而不排斥体育运动,更多的是愿意参与体育运动;三是要坚持开放式教学,克服封闭式教学倾向,封闭式的体育教学往往使学生感到淡然无味,激不起学生关注体育的热情。因此,必须在教学上进行改革,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关注体育赛事,有条件的学校带学生走出校门,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更多接触社会体育,这样就能调动他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3.加强体育韧性培养,使体育运动成为其人生活动的常态。

让终生体育意识在学生头脑中扎根,关键是要加强他们的韧性培养,所谓韧性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为了更有效地将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与体育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应将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要让他们制订每天的生活工作安排计划,把体育运动纳入其中,有了计划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追求,有了追求就能够落实;其次,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项目繁多,不是每个项目都适合自己。因此,每个中学生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运动项目,这样更有助于终身体育运动的形成;再次,要确定科学的运动方法,做到松紧适度、劳逸结合,达到运动的效果;最后,要有耐心和决心,在开展体育运动活动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在时间安排上怎么处理好体育运动与学习的关系,这些都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决心和恒心,而耐心、决心和恒心都必须依赖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

本文从以上几方面阐述了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意在引发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中学生的重视和思考。通过体育教育改革,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中学生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相信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目标必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邓寅辉.浅谈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2(06).

[2]董玉永.中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J].体育教学与研究,2010(09).

[3]陈文华.浅谈高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职教新观察,2008(7).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方法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2:06:57
探究如何高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3:15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9:33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5:33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6:53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4:48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