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筑业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工作对策

2015-09-10 23:52张佩琳
新闻世界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党员队伍务工人员党务

张佩琳

【摘要】自2013年5月开始进行调研,以座谈、问卷、实地走访、抽样调查、查找档案等形式,对成建制的外出务工人员及用工单位多方收集材料,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精确统计和所掌握材料的全面梳理、分析研究,形成《关于安徽省建筑行业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工作的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本文。

【关键词】建筑业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工作对策

一、安徽省建筑行业外出务工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建筑企业中员工的流动性很强,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拥有的员工数量差异很大,很难对整个行业内党员队伍的总体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为了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选择了对在外施工的安徽省八家公司(有国企、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企业规模有大中小三类)同一时间段的相对固定人员进行调查,得到如下数据:党员共计223名,35岁以上占比72%,35岁以下占比28%;高中以上占比47%,高中占比 23%,高中以下占比30%,高中或高中以上占到了70%;生产一线的党员占比达60%。

二、安徽省建筑行业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看,建筑业内发展党员工作的推进不是很有力,近几年党员队伍数量增长缓慢,特别是民企。如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的材料数据显示,2004年成立党委时党员93人,2013年党员126人,近十年时间党员队伍仅增加了33人,而在册职工已达5千多人,党员所占比例仅为2.5%。还有一家改制的民营股份制企业,2000年以来发展党员24人,目前正式党员56人,在册职工8200人,党员占比1%不到。党员队伍扩大的速度与企业规模发展的速度落差太大。究其原因主要为:

一是行业流动性强的特点和发展党员的原则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入党对象易流失。

按照党章的原则规定和入党的程序要求,从入党对象培养成为党员至少需要2年的连续时间,这期间入党联系人要与所负责培养的入党对象谈话,要经常性地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学习情况,帮助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对象要主动进行口头的和书面的思想汇报,要参加集中培训。但现在建筑领域项目工期长的也不过三年,建筑业的务工特点就是人跟项目走,人员本身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联系人的流动、培养对象的流动,使得考察入党培养对象的时间连续性难以得到保证。

有的入党对象在培养期间的考察中断,有的入党后即流失,挫伤了基层组织的发展培养热情。在座谈和调研中获知,有些入党积极分子已经被列入发展程序,但因为项目工程结束,该人员离开,导致入党不了了之;还有的刚被发展为党员就去了别的项目单位,致使一些党务工作者觉得费力没效果,得不偿失。

二是党组织层级管理系统不畅,现有体系模式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一定的制约性。

以北京为例,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建管处总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接受厅机关党委、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党委、北京市外施党委三重领导;企业党支部接受后方注册所在地党委及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建管处党总支双重领导;企业未达到成立支部条件的,并入就近企业支部,以结对子形式参加学习及接受日常管理工作。这种模式较前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没有相应的平台进行协调交流,使得党建工作的开展不能做到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党员缺乏上层设计、没有总体规划、指标难以落实,制约了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基层党组织往往重视企业注册所在地党委的领导,而注册所在地党委对外出施工企业的党组织在教育、管理、服务、监督方面往往又鞭长莫及。

三是企业党组织具体工作的开展很难延伸至项目上,造成党组织作用发挥难以坚强有力。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企业认为自身基层党组织覆盖面都是全覆盖,但是组织设置的全覆盖不能等同于组织影响力全覆盖。党组织的作用是要靠组织体系中的成员、要靠自身工作的开展来发挥的,但建筑业内的企业,特别是民企,并没有都认识或意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具有推动力,对党组织工作不够重视,加上党员占比低,党组织影响力有限。

座谈中一些党务工作者反映,党组织开展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对年轻人,但是企业用工大多比较分散,工期又紧,很难集中开展活动;人手不足、经费有限,又使得开展活动很难延伸到项目上。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在工地的打工者,在常态下,很难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关爱。企业党组织对这个事实上已被边缘化的群体不熟悉、不了解,也无法注意到其中的优秀分子并适时地去加以引导。

四是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素质不高,对党务工作缺少责任感、使命感。

目前建筑业内党务工作者队伍中专职人员极少,基本为兼职,参加集中培训机会偏少,党务知识匮乏,党务工作经验不足、能力弱,专业化水平整体偏低。

企业内缺乏开展党建工作的制度性安排和要求,绝大多数企业对党务工作者没有考核标准。党务工作者往往专注本职业务工作,对党务工作缺乏热情,很少去自觉学习党务知识,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的甚至没有把发展党员纳入职责范围的意识。

对在流动性强的外来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一些党务工作者本身也心存疑虑。他们认为农民工的自身定位就是干活拿钱、完工走人,只有经济意识,没有政治意识,没有入党要求。从调查情况来看,外来务工人员中确实存在一些人入党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认为入党对改善自己生活条件帮助不大,不愿意入党,但这并不能代表全部。在座谈会上,一些企业党务工作者代表也表示有外来务工人员要求入党的,有家企业代表在发言中提到一位任品牌项目经理的农民工,为了参加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培训特地从工地返回合肥,入党积极性非常高。从客观实际看,这个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入党积极性。

五是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难以到位,一些党员对组织没有归属感,在群众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建筑业中的党员队伍现实情况看,党员来源多元,党员工作身份的变化、收入的差异,客观上使得党员的思想状态、认知感受、价值认同变得更加复杂,党组织整合党员的思想认同难度加大,而建筑业的施工方式、从业特点使得很难有相对固定的时间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进行思想教育。

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一些党员不愿意主动去联系党组织,有的甚至刻意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一些基层党组织因为不了解、不熟悉这些党员,更怕会出现难于掌控的情况要承担责任,也不太愿意主动吸纳他们参加党组织活动。党员对自身组织保持距离、缺乏认同,会影响到周围群众,使他们疏远党组织。

三、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建议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发展党员工作正如《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指出的那样,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发展党员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尚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

必须做好这个群体的发展党员工作,这是加强党的影响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完善党员队伍的结构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筑企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建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吸纳在逐年增长,以安徽省为例,见表1。

这个行业的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度高,近几年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在这个行业呈现出较高的集中度(见表2)。

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中强调,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这也给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建筑行业应在全系统构建党员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既严格遵循党章的原则性规定,遵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也要适应这个行业的工作规律和务工群体的特点,进行大胆的实践和创新。创新发展党员的工作机制和方式。

一、建立健全发展党员的组织领导体系。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设专门工作机构和负责人,下设专职或特聘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建工作联系员,确立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要注意发展班组长、生产经营骨干和技术能手入党,努力解决一些生产班组没有党员的问题,做到关键岗位、艰苦岗位有党员,人数较多的生产班组建立党小组。着力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含“三资”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薄弱的问题。要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建工作联系员,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协助企业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中,特别是在企业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在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基础上,对企业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据此划分发展党员的指标并跟踪落实进度。

二、采取“组织引导、多方推优”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引导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动员户籍所在地基层党组织、用工单位基层党组织,引导工作团队中的群众进行推荐,多视角、多层次确立发展对象。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建立一支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三、加强党务干部队伍的培养。党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是基层党组织核心竞争力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条件,也是党员发展工作得以落实的保证。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党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培训和管理考核机制。

推行资格认证制度。以“强党性、善党务、懂业务、会服务、群众公认”的标准,以“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组织面试-公开答辩-组织考察”的流程,选用党务工作者。从党性修养、能力素质、党务水平、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方面制定具体认证标准。凡新从事企业党务的人员必须取得企业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书,经个人申报、基层党委考核、上级组织复核,对审核合格的人员发放资格认证书,并实行年度审核。

确立分类培训教育制度。分类对企业党务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对企业内的技术型兼职党务工作者,重点培训党务知识;对企业内专职党务型党务工作者,重点培训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对企业面向社会招聘的党务工作者,重点培训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

制定激励型管理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结果运用方面进行规范,把考评结果与党务工作者的经济待遇、评先评优、推荐表彰、晋职晋级挂钩。

四、创新党建活动载体,突出职能定位,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积极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把提高职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加强科学管理、推进技术创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党的活动,赢得企业经营领导层的真心支持。用发小册子、办手机报等灵便形式,结合形势任务,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词句,坚持不懈地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向职工群众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特别要注意用企业发展的成绩、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的明显改善启发职工,使广大职工群众从直观方面进行体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领导的信任和信心;用身边党组织、党员的先进事迹影响群众,用党组织的真情帮扶和悉心关爱打动群众;在党组织覆盖不到的地方按有关规定成立临时党小组或临时党支部,使流动党员有归属感。

五、打造全省建筑行业系统的党建工作网络平台。对于要求不光要在“组织上入党”,还要在“思想上入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入党后的党员先进性愈加成为党考量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点。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建立党建知识培训资源共享平台。针对不同对象,开设三个园地: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园地、党员学习园地、党务知识培训园地。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党务工作者分别规定弹性学习时间,完成规定科目和相应的课时量,并进行考核,发放全系统认可有一定时效的证书。

建立流动党员和发展对象的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身份信息应进行严格登记,建立网上个人信息档案袋。户籍所在地党组织、用工单位的党组织要把掌握的流动党员的情况,如参加党组织的各类活动情况、工作中的成绩及是否受到过纪律法律处罚情况录入档案,一年更新一次,以便于管理监督的衔接。

建立发展对象的个人信息电子档案袋。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已被确立为发展对象的个人信息档案袋。发展对象的思想汇报材料、和联系人之间的谈话情况须录入到个人档案袋中。中途因为变动,联系人发生改变,原联系人应在所负责联系对象的个人档案袋中留下对其的评价和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以尽量避免因客观因素在发展党员的过程造成发展对象的流失。

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沟通交流平台。用QQ、微信、博客、论坛、短信等富于时代特色的方便快捷形式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跟进和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未来中国社会的人员流动性必将进一步加大,在建筑业这个流动性超强的行业中探索建立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机制模式无疑具有示范效应。□

(作者单位:安徽省直工委党校)

责编:刘冰石

猜你喜欢
党员队伍务工人员党务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国有企业如何切实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新时代党务公开要坚决去“三化”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加强新毕业党员培养教育
河南省汝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新义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