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
2014年11月2日,象征清華最高荣誉的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现场座无虚席。一名年仅20岁的大四学生展示了他的成绩单,震惊四座:20门基础学科,除了1门98分、4门99分外,其余学科都是满分!这张成绩单被传到网上之后引起巨大轰动,成绩单的所有者韩衍隽被网友们膜拜为“学神”,“学霸”们也自叹弗如:“再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基础过硬了。”日前,韩衍隽的父亲向笔者道出了儿子的成才秘诀。
1994年7月,韩衍隽出生在安徽安庆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韩竹青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任职于公路局,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母亲熊根林则在疾病监控中心工作。
小衍隽从小便展现出惊人的智力天赋,10个月便能开口说话,一岁多就能背唐诗,到了三岁,他已经认识了几千个汉字,可以自己读书了。韩家出了个小神童,消息很快就在小县城里传开了。韩竹青却并没有太多的骄傲,他认为智商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全面的发展,和大部分孩子比起来,儿子只是记忆力较好。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与引导,高智商也可能流于平淡。
由于工作时间自由,韩竹青经常带韩衍隽出去玩儿,走在路上,他会说:“下雨啦!你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吗?”小衍隽歪着脑袋想了想:“是因为有人在天上哭吗?”“哈哈,”韩竹青笑着给儿子解释,“天上有好多的云彩,有一天,两只云彩碰到一起了,有一只被碰疼了,所以它哭了!可是你知道它的眼泪是怎么来的吗……”就这样,韩竹青运用生动的语言,把科普知识揉捏在小故事中,给儿子讲解了雨的形成。
在父亲的引导下,小衍隽养成了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的习惯。母亲给他讲小红帽的故事:“大灰狼一口气吃掉了小红帽……”小衍隽立即说道:“大灰狼的嘴那么小,怎么会吞掉一个人呢!”弄得母亲哭笑不得。别的孩子都在花园里追逐跑闹的时候,小衍隽却已经在琢磨为什么每朵花儿的颜色都不一样了。
小衍隽4岁的时候,有一天,邻居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来。原来,邻居小朋友新买了一辆模型遥控车,借给他玩儿,他却把小汽车大卸八块。面对父亲的质问,小衍隽委屈地说:“我只是想看看小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韩竹青听了,会心一笑,这个小家伙好奇心竟然这么强!他一面批评了儿子不该损坏别人的东西,另一面,立刻去买来一辆新的玩具汽车送给儿子,并鼓励道:“想知道小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吗?拆开看看!”小家伙来了劲儿,当晚,就在父亲的陪伴下,把小汽车拆开研究。
“看这里,汽车能够开动是因为它有一个发动机,带动车轮的转动……”“那发动机是怎么发动的呢?”“发动机是靠电池,电池里面有电……”这个晚上,韩竹青尽量用浅显的语言,将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告诉了儿子,儿子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与好奇心超出了他的想象。
从此以后,韩衍隽对拆卸物品来了兴趣。玩具、收音机、饮水机,凡是家里能够拆卸的小东西,都被他拆了个遍。韩竹青还买来了螺丝刀等工具陪儿子一起拆着玩儿,两人一边拆一边研究。看着这两个“破坏王”,母亲总是忍不住嘟囔:“你这是在教他当个破坏者!”直到有一天,一家三口去朋友家聚会,朋友的榨汁机坏了,韩衍隽主动请缨,在父亲的协助下,竟然修好了,还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因为高温导致电路板被烧坏,只要换一根电线,连接上电路板,搅动棒就可以转起来!”这个才5岁的小家伙,在拆拆装装的童年游戏中,竟然成为一个内行的小小修理家!
在父亲的启发与引导下,韩衍隽渐渐长大了。靠着过人的天赋,从上小学开始,每次成绩都是全班第一,表现优异,连跳两级。2008年,14岁的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安庆一中。按照父亲的规划,他的儿子会一路顺畅地走下去,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谁知,问题却在这时出现了。
安庆一中距离韩衍隽的家30公里,实行寄宿制封闭管理。一个学期过后,这个“小神童”的成绩却从全校第一降到了班里十几名。看着儿子,虽然个子长高了,神情却显得憔悴,到底怎么回事?父亲皱起了眉头。
经过一番了解,韩竹青终于知道了原因。原来,安庆一中尖子生众多,老师只负责讲课,生活全靠学生自理。脱离了父母的管教,老师的特殊关照,再加上本身年纪就小,韩衍隽一时间无法适应。恰巧在这时,他又迷上了网络游戏,聪明如他,玩游戏的本事当然不会差。他常常偷偷去玩游戏,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时间久了,学习自然跟不上。
韩竹青并没有过多的责备儿子,而是做了作为一个父亲伟大的决定:请假半年去陪读。新学期一开始,他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和儿子一起生活,照料儿子的衣食住行,陪儿子一起学习。韩竹青买来很多名人传记给儿子看,并告诉他,那些伟人之所以成功,除了天赋异禀之外,超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关键。如果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这辈子顶多只能做一个平凡的聪明人。听了父亲的话,韩衍隽很受触动,他为自己列出了新的生活学习计划:每天早晨6点起床跑步,中午午睡一小时,晚上9点结束一天的学习,10点入睡;周六上午总结一周的学习内容并做下周计划,下午可以玩网络游戏;周日则打球,健身,做一些课外活动。慢慢地,韩衍隽戒掉了游戏瘾。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韩衍隽再次夺回第一名的荣耀。
2009年,升入高二,韩衍隽对父亲说:“你回去工作吧,我自己能好好的。”父亲点了点头,此时的儿子个头已经超过了他,他相信儿子真的长大了。韩衍隽理解父亲的苦心,而此时的他,也真正长成一个小小男子汉了。为了能更好地学习,他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管理好自己。
根据自身情况,韩衍隽慢慢总结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依旧会玩玩网游。韩衍隽认为,网游并非洪水猛兽,相反地,有些网络游戏注重策略与计算,会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与反应力,只要不沉溺,会是很好的生活调节剂。他是《炉石传说》的忠实玩家,甚至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高校电子游戏竞赛。
此时的韩衍隽,成绩已经稳定,除去学校的功课外,他开始把目光投向自己感兴趣的数学与物理上。2009年10月,韩衍隽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第一名。当被同学问起秘诀时,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多做题,而同样的题我不会错第二遍。”大量的练习和彻底解决问题是他得胜的关键,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难。而这些,都离不开韩衍隽在时间、精力上的合理规划与管理。
2010年,韩衍隽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再次夺魁,引起轰动。面对四面八方飞来的赞誉,韩衍隽却出奇地镇定。从过去的低谷中走出的他明白,低潮,高峰都只是一时,只有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才有可能成为人生真正的赢家。
但凡說起“神童”,一般人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戴着眼镜、瘦弱的孩子模样,而韩衍隽则彻底颠覆了神童的形象:他健康,乐观,像这个年龄段任何一个男孩子那般调皮活泼。在父亲韩竹青心里,他并不希望儿子是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康的完整的人。正是在这样的教导下,韩衍隽的生活,丰富而充实。
韩衍隽从小就有着超强的乐感,喜欢唱歌,还特意买了一把小提琴,没事的时候就拉着玩玩,并没有特意去练习。时间久了,竟也自学成才,能拉几十首曲子,还在学校的新年晚会中登台表演。有一次,韩衍隽的表演欲又犯了,自编自导了一个众口相声,与舍友们一起登台演出,博得满堂喝彩。一个理科尖子生竟然会编相声,大家都吃惊得很。韩衍隽的好友们却并不表示奇怪:韩衍隽读书口味多而杂,除了科技类,他对文史书也很感兴趣,和文科生PK绝对不会逊色。正是这种均衡的知识摄入与丰富多彩的生活,才造就了如今的韩衍隽。
因为成绩优异,又爱帮助人,韩衍隽在班里很有威望,年纪最小却被大家称“老大”。他不在乎拿出自己的学习时间来给同学讲一晚上的题,也不在乎牺牲课余时间参与大扫除,韩衍隽说:“每一次与人的接触,都是对自我的锻炼。在别人身上,你可以学到很多,通过别人,你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韩衍隽的领袖气质就这样逐渐练成,他带给身边人的东西,远远超过成绩本身。韩衍隽的班主任金老师回忆道:记得有一次,学校里组织参观某地,因为觉得耽误学习大家都不想去,韩衍隽一声令下,结果全班都参与了这次活动。可见这位小“老大”的影响力。
2011年高考前夕,凭借数学和物理国家一等奖,韩衍隽提前收到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但他还是去参加高考,只为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高考成绩下来,他以705分的高分再次稳坐全省理科第一把交椅。韩衍隽又一次成为安庆市大街小巷议论的焦点,可是他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一直闷在家中。
父亲担心韩衍隽又出什么问题,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韩衍隽向父亲诉出了自己的疑问。闷在家中翻看哲学书籍的他,原来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大话题了。一直得第一名,然后呢?什么才是人生真正该追求的东西?对于儿子的这些困惑,韩爸反而感到欣慰:儿子真正长大了,他对韩衍隽说道:“成绩并不是最终追求的结果,第一名也代表不了什么。活一辈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必急于去解决,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会得到答案的。“韩衍隽默默点了点头。
带着这些疑问,韩衍隽开始了大学生活。清华园里,多了一个活跃的身影,修读第二学位,参加科技小组,研究启动飞行器与最新无线电传输设备,甚至还是校腰鼓队的副队长。他也是学校里的“得奖能手”: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决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全球特等奖……忙碌的校园生活让这个年轻人得到了最好的成长,他也离自己的答案越来越近。
2014年11月2日,清华特等奖学金答辩中,当韩衍隽那份完美的成绩单亮起时,全场响起了掌声。在个人目标阐述中,韩衍隽说道:“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努力成为钱学森先生所描述的大师级人才,通过基础研究探索人类认知的极限是我终身的奋斗目标。”这应该是刚刚20岁的韩衍隽对自己人生追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