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卫
【摘要】国外一些政党注重运用互联网扩大社会影响,重视加强与民众的联系和沟通,积极谋求上台执政和长期执政地位,完善政党治理体系和加强政府管理,值得借鉴。我们党应当着眼于未来政治发展和政党治理现代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推动我国政治发展和政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关键词】互联网 政治发展 政党治理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趋普及,运用互联网并将其作为政治发展和政党执政的便利工具,已经成为当代政治领域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党都十分重视运用互联网推进政治发展和政党治理,旨在扩大政党影响谋求上台执政或通过所谓“善治”稳固执政地位,其做法和经验对我国未来政治发展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对政治发展和政治运行的影响深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社会的日益形成,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领域也随之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诸多新特点。网络信息技术对政治发展和政党治理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体制、政治过程、政治权力、国家主权、政府管理、政治参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网络社会的形成,正在逐步改变着原有的政党、政府和社会、民众的互动模式,也在改变着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对政治发展、政治运行的影响日趋突出和日渐显现。
网络给现实政治发展和当代政治运行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首先,网络对政治平等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前所未有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民众对政党的执政活动更为关注,它要求政府要及时公开与公民利益有关的信息,使公民能了解自己的地位,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在网络信息社会,公民直接参政议政是网络政治的一种最突出的表现。网民不再需要由别人来代表自己,通过互联网即可直接介入政治领域,向政治体系输入要求或支持,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政府的议案和决策进行自主评价。再次,政治事件的发生、民众的意见、政治家的态度以及政府决策,这一系列与政治有关的活动和内容,在网络上可以迅速传播,因此政治活动变得非常便捷。世界已经因互联网而变成了真正的“地球村”,政治活动、政治斗争将在全球范围内不分远近24小时不间断进行,各种政治组织对网络的反应更为灵敏,必须快速地进行决策,并通过网络做出反应。另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使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队伍大为减少成为可能和必须,有助于精简机构、裁撤冗员,也有助于强化职能、提高效率,形成更加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而政治效率的提高将主要依靠技术的支撑和知识的投入,使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队伍结构向知识、网络方面倾斜,将有更多的国家机构工作人员从事与网络有关的工作。
互联网在给政治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秩序与稳定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虽然以直接性、平等性、快捷性、廉价性等特鲜明特点对政治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影响,但在无“守门人”的网络化空间里,政治活动、政治斗争将更多地跨越国界、地域,各国在政治上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借助全球网络系统,在本国可以对他国进行侵略、颠覆、讹诈、威慑、施压、封锁、制裁、人权干涉等,对他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这些斗争是借助网络技术手段以无纸、无物资消耗、无人员牺牲的方式进行的,真正是“无硝烟的战争”。近年来,在一些西方国家直接干预和互联网深度影响下,发生在北非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呈引爆发式连锁反应,2010年底由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开始,迅速波及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多个国家发生颜色革命,就表现出明显的网络政治影响及特点。
互联网成为政党治理和政党执政的便利工具
网络对政治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革命性的,而政治领域的变革也必然会对在现代以政党政治为特点的政党产生深远的影响,任何有战略眼光的政党都不会漠视先进的网络技术,政党的日常管理和长期治理越来越倚重于互联网。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和创新,互联网已经成为政党治理和政党执政的便利工具。许多国家的政党和政治领袖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网站,通过网络加强与选民的联系与沟通,塑造民主平等、公开透明、廉洁勤政和务实亲民的良好形象,扩大政党和政治领袖的社会影响力及知名度等。
从世界上一些政党运用互联网推进政党治理的实践看,一些国家的政党为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多媒体功能和双向互动等优点,不断开辟互联网新的运用渠道和信息资源,积极运用互联网这种先进的传媒手段为其政党治理服务。一是改革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网络信息时代是各类资讯无障碍快捷传播、社会运行越来越开放透明的时代,在网络中空间彻底消失了,边界不复存在了,地位、身份、层级不再具有实际意义,无论咫尺还是天涯,无论是最高决策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可以无障碍地出现在同一个平台中。这样开放的技术状态直接导致开放的社会状态,公开、透明日渐成为了信息时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成为了在信息时代政党执政的最基本要求。任何执政党都要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其决策结果又必须直接接受社会大众的评判与检验。
二是,创新政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网络信息时代是民众利益诉求有条件充分表达,社会群体有可能参与社会与政治事务的时代,对执政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在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任何人、任何群体、任何组织,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要求、传播理念、贡献意见,并且通过网络寻找赞同者与支持者;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看似虚拟但又确实能在政治发展中起作用的组织与团体,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组织及其政治行为产生着越来越长影响。
三是,优化政党执政资源和执政方略。信息时代是社会大众权利意识普遍觉醒,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广泛交往的时代,对政党的执政资源和执政方略提出了新要求。信息时代不仅仅是信息广泛交流互动的时代,也是社会群体广泛产生,各种交往关系空前活跃,各种社会性活动此起彼伏的时代。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基于不同的阶层群体意识、不同的利益获取与维护方式,肯定会发生各种形式的矛盾与问题。面对社会利益的逐渐多元化,政党在执政时应积极应对互联网的新变化,更多地从法律方面去“协调”与“协商”。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网络以快速、便捷、廉价等鲜明优势,大大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成本,人们的政治参与的兴趣与热情极大提高,使政治活动如比尔盖茨所言“变得如此轻而易举,以致再没有什么规模太小或太涣散的事业”。信息时代人们的行为模式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时代的印记,政党的执政行为及其能力建设也不例外,也应该适应这一时代的变化,体现这一时代的要求。如,德国社会党就宣称要成为一个网络党,利用互联网改进党的宣传方式,为党员提供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我国运用互联网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把网络举报引入到反腐倡廉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实际成效。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正在改变政党政治的内容和政党治理的形式,各国利用互联网进行广泛的政党治理实践和探索,政府系统精兵简政、强化职能,形成更加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
积极运用互联网推进我国政治发展和政党治理
我们党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把互联网作为党执政的“最大变量”,并积极运用互联网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务实态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政党治理体系建设。吸收借鉴国外政党运用互联网的有益做法和经验,我们应当积极地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为“我”所用,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夯实党的执政地位。
第一,遵循把握政党治理规律,不断提高政党治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着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党员队伍状况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迫切需要我们把握政党治理的一般规律,吸收借鉴国外政党治理的经验教训,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提升政党治理科学化水平。实践表明,我们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就必须要通过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在信息化时代保持优势、抢占先机、占据主动。例如,电子党务、电子政务是适应网络信息化要求的一种新方式,不仅使得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别开生面,而且使得政治参与这一基本权利的行使获得了便捷的途径。借鉴世界政党成功运用互联网的经验,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导入党务政务工作,开展电子党务、电子政务,不但可以实现党务政务工作手段和方式的创新,而且拓宽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从政党治理的视角来看,电子党务是当代先进科技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可以有效整合政党信息资源,增强政党治理的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通过电子办公、信息传递、资源管理,可以极大简化繁琐的日常党务工作,使传统党务工作在“插上科技翅膀”后增添新的活力。①
第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适应时代要求改革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日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世界各国政党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政党治理体系建设,通过互联网扩大其影响的做法充分表明,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传播手段,为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找到新的载体、途径和平台。从国外政党对互联网的运用和我们党运用互联网的实践来看,一个政党处在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中,必须善于利用以网络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才能有效增强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长期执政基础。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吸收借鉴国外政党运用互联网推进政党治理的成功做法,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必须适应新的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的要求,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创新相辅相成、协调推进。网络信息环境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政治发展和政党治理具有积极作用,必须通过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调整党在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问题上的最高最终决策与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具体事务上的多中心分散决策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最高权威与各级各类组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之间的关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扩大人民群众参与重大决策和民主监督的能力与水平。
第三,重视执政环境条件建设,不断创新党的工作方式、活动方式和物质载体。从国外政党对互联网的运用来看,当代先进科技与政党治理相结合,是政党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等手段,有效整合政党信息资源,增强政党政治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的必然趋势。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到达的范围、传播的速度与效果都有显著增大和提高,世界各国政党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政党治理体系,改进党的组织方式、工作方法、活动载体等。政党治理要积极借鉴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如目标管理方法、系统工程方法、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善于利用网络化信息技术,创造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条件和基础,使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政党治理,不仅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在党的工作方式、活动方式及物质载体上大力创新。互联网为政党治理提供了新的环境条件和途径平台,及时有效地采用现代网络等高新技术武装自己,才能更加令人信服地保持执政地位,达到与时俱进和实现创新发展。
第四,加强互联网监督管理,使互联网更好地服务我国政治发展和政党治理。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68亿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网民大国。互联网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以及西方文化入侵等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和生存土壤,使得政治发展和政党执政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互联网建设管理和发展规划,出台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有关政策,加强网络舆论的导向和引导,研究制定有关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使互联网发展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在我国,传统的媒体是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的手中的,而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突破了党和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范围,扩大了受众接收信息的自主权,增强了受众对信息的发布能力。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必须关注互联网这个党执政的“最大变量”,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管理,把握好网络舆论宣传的“时、效、度”。据统计,我国现行法律有240余部、行政法规700多部,其中专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行政法规有13部。从数量上看,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的网络空间立法工作,但是从立法层级、质量、体系上来看,我国的网络空间立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借鉴世界各国政党管理互联网的经验,加强互联网产业发展和互联网监管的顶层设计,制定更加完善的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度,采用灵活多样规范有效的监管方式,提高网络监管和网络社会管控的能力,使互联网更好地为我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治理服务,有效促进互联网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
(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意识形态导向机制及安全体系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CDJ036)
【注释】
①谭国雄:“世界政党对互联网的运用与启示”,《桂海论丛》,2005年第1期。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