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峰
【摘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命题的提出,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也具有重大的政策、实践意义,对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也具有全局性、目标性意义。研究、实践该理论,对克服旧体制弊端,优化经济增长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理论、政策、实践角度分析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作用”这一重大命题的认识。
【关键词】市场 资源配置 作用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在经济领域,明确提出了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第一次明确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必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知易行难,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盘根错节,认识的点滴进步都必须建立在对现有体制形成的深刻理解上。本文拟从理论、政策、实践角度分析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作用”这一重大命题的认识。
这一命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必然结论
对中国改革开放理论的探讨,一个极其重要的起点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阐明,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检验党的路线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此后,在全党全国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解决了我国改革开放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正是在标准大讨论的背景下,1978年秋,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农户率先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并迅速扩展到全国大多数地区,逐渐影响到城市、工业企业。
与此同时,经济理论上也开始突破,对经济体制的认识由“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从理论上承认了市场的有益作用。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十三大又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十四大确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并把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重大理论命题,清晰地表明了在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表明了市场化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是在政策、实践中落实的问题。
我国经济工作的政策、实践表明,市场化是克服旧体制弊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经过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后,建立了单一公有制基础上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一个显著特点:重生产,轻消费。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国家可以利用强大的动员能力,集中力量调动资源来实现重要目标,但如果出现决策失误,对经济、社会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典型的便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由于违背经济规律,造成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并直接导致了20世纪60年代的悲剧。到1976年,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既是经济理论的探索,又是市场经济政策、实践的突破,同时也是逐渐理顺政府、企业、个人关系的发端。“包产到户”的经营方式简明地理清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收益权之间的关系,表明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松动,土地这一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性质的变化。
在当时,仅仅是土地经营权在特定对象中的放松管制,对土地经营权、收益权的部分让渡,就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短短几年内就解决了我国的温饱问题。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威力。
1979年8月2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在深圳市境内划出327.5km2地域设置经济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正式开始。
在特区内,事实上承认了资本的存在,土地、劳动力的商品属性,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的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特区创造了惊人的“深圳速度”,并带动广东迅速成为全国经济最有活力的省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表1可充分说明这一问题。
从表1可以看到,由于得开放风气之先,要素的市场化程度比其他地区较高,政府管制的局部放松,广东在很短时间内国内生产总值得以迅速提高,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很快,由开放之初的第五名到1989年即跃升到第一名。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从思想上解决了“计划”与“市场”与姓“社”姓“资”的关系问题。在经济政策与实践上,开始将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放到了同一高度来考虑,正是这一历史性突破,使国民经济在二十年中以惊人的两位数增长。
自2001年12月1日起,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和世界相互分步骤地开放市场,增加市场准入程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企业、人员更多地走向了世界,提高了要素市场化的程度,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表2可以看到,由于中国加入WTO,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提高,自2001年起,GDP增长速度逐年递增,由2001年的7.3%增加到2007年的13%。
从表3可以看到,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经过短暂适应,2003~2007年,每年进出口总额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尤其2003~2004年以高于35%的历史罕见速度增长,成为拉动GDP增长三驾马车中最有力的一匹。投资增速相对稳定,但消费增速大致是投资、进出口增速的一半,表明消费对GDP贡献占比在下降。数据还表明,自2005年后,外贸增长速度在下降,WTO红利在缩小(2011年除外)。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震惊了全世界,对我国造成了极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启动了4万亿投资,2009年投资增加高达30.1%,一直到2012年,投资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同时外贸增长总体上快速回落,消费增速也由2008年的21.6%下降到2013年的13.1%,相对于投资和外贸,消费的变化波动较小,表明消费对GDP的增速影响较小.
现在,我们把表2和表3结合起来看,进入新世纪后,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进出口、投资先后发挥主要作用,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贸成为2001年到了2007年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外贸长期顺差,外汇占款成为中国增加外汇储备,扩大基础货币投放的不二选择,同时带动GDP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WTO的红利逐渐减小,导致2009年外贸以-13.9%的速度变化。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使GDP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以9.2%、10.4%、9.3%的速度增长,但在稳定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投资效益下降等问题,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埋下了隐患。
更为严重的是,四万亿刺激计划增发的货币,相当一部分通过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进入了房地产,结合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整个经济房地产化。根据最新经济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0.3%,而同期地方本级财政收入1.95万亿元,“卖地”收入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例达1∶1.7,由此可见,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必然挤压消费,使中国经济处于畸形状态,与十二大就提出的调结构目标渐行渐远。从更高层面上讲,这也背离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初衷。
上述分析表明,进出口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比较优势的下降,作用在降低。依靠投资,往往陷入为生产而生产,产能过剩的歪路,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寻找可靠、稳定的经济增长动力成为当务之急。
这一命题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唯一正确道路
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表明,宏观经济理论是在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缺陷暴露出来后,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应运而生的,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理论、政策和实践的统一。十八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命题,在我国是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指导我国未来经济政策的方针,也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实践过程。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体制必然是以需求为导向的经济体制。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一切与消费者精神、物质需求无关的生产都是无效生产,市场是唯一能比较全面反映消费者最终需求的平台。要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对政府而言,首先要消除为民做主的封建意识,充分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
其次,要明确界定和认真履行政府的职责。政府的经济职能应明确界定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对市场进行监管、为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市场失灵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范围内。这就需要政府坚决从微观经济活动中退出,让市场自身按照契约精神来配置资源,调节经济活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前提是要素的市场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史无前例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命题,是理论的重大突破,要想使其落到实处,必须创造条件,使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作用,而不是被“架空”。市场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是:市场要素的市场化,传统意义上,市场的基本要素指资本、劳动力、土地和信息。目前信息已市场化,劳动力已半市场化,土地存在二元市场,资本正在市场化进程中。
劳动力市场化的速度取决于户籍制度的改革;资本市场化取决于银行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放开的时间表,也取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土地市场的改革取决于我国由土地管理法决定的二元土地市场的何时打破,在此问题上,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即同地同权同价。应该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拦路虎清晰可见,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消除这些拦路虎和何时消除的问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长期以来,受体制惯性的影响,政府习惯于直接参与投资、管理生产活动。在政府强力刺激经济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可以将市场赶得绝尘而去。四万亿投资之后:产能过剩;经济结构更加畸形;消费在GDP中比重持续下降;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动力渐弱,经济对投资的依赖越来越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就目前来讲,一些地方政府完全被房地产绑架。其基本逻辑是:政府低价征地—高价出售—房地产开发商开发—高价售出—继续拿地、开发、出售……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低价征地—高价出售,必然侵害农民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激化社会矛盾,长远来讲,削弱失地农民的消费能力。其次,高房价也挤压了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对工薪阶层而言,一套住房可以挤干三代人的储蓄,同时使一个家庭成为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房奴,使社会消费结构畸形。再次,更可怕的是,伴随着土地财政、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环节,腐败与其如影随形,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落马”的腐败官员多插手房地产,财富排行榜前面多为房地产商人即为明证,社会不稳定因素在不断聚集;最后,依靠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追求高速度的增长模式,必然是大拆大建,是对环境的破坏,社会必然付出极大的成本。据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城市空气质量报告:74个大中城市仅3个城市达标,达标率仅4.1%。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世界癌症报告》,2012年中国新增病例与死亡人数,四大癌症中肺癌占全球超过30%、食道癌占全球50%、肝癌占全球50%、胃癌占全球超过40%。
这说明,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改革。但任何制度都有其巨大的惯性,改变非一朝一夕,所以,在改变旧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培养新体制的基因,使经济、社会在体制转换期间不失控,消费正是新体制的最重要的基因。消费在GDP中比例的上升和下降,体现着市场作用的上升和下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表明了中央以壮士断腕的精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虽然这一过程将是长期的。但建立以需求为中心的社会,是实现上述两个转变,解决产生腐败、高房价、两极分化、劫贫济富的土地财政问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重要途径。
(作者为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副教授)
责编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