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守儿童驱散心灵的阴霾

2015-09-10 17:42赵芳婷
上海人大月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祖父母关怀

赵芳婷

近年来,与留守儿童相关的负面事件屡见不鲜,其背后暴露出的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心理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100万,占农村儿童人数的38%,占全国儿童人数的22%,其中,有超过3%是被称为“事实孤儿”的独居留守儿童。加上城乡二元制等原因,“事实孤儿”成为“被遗忘”的群体,他们的童年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因而比正常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孤独、自责、敏感等心理问题,不少孩子甚至产生自杀倾向。更值得忧虑的是,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再过5至10年,当这部分特殊群体跨入青少年或成年人的行列,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必将是深远且不可逆转的。事实上,近年来屡见报端的留守儿童伤人或自残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无论是从人道主义,还是从社会和谐的立场出发,都应当尽快行动起来,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帮助留守儿童驱散心灵的阴霾,实现和谐健康的心理发展。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三大因素。留守儿童较易出现心理危机,与这三个方面的严重缺失密不可分。家庭方面,双亲长期在外打工,与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严重缺乏父母在心理和情感上的关爱,而这些关爱是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很难给予的,久而久之便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学校方面,留守儿童失学辍学者不在少数,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也因为学校在理念、师资、硬件等方面的落后而难以得到除学习以外的关怀,心理问题极易被忽视。社会方面,社会救助制度不健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那些因为心理压力而出现过激行为的孩子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宽容和慰藉,甚至面临歧视和排挤,陷入恶性循环。

帮助留守儿童,固然要追根溯源,从实现农村城镇化、减少城乡二元制、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等方面进行长远的思考和规划,但我们更应从实际出发,采取更直接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及时、更实在的陪伴和关怀。笔者认为,还是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对症下药”。

首先,应当鼓励“母亲陪伴”。根据心理学专家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深入研究,证实由母亲承担照看任务的留守儿童,其心理弹性要明显高于由祖父母、父亲或其他亲属照看的留守儿童。这就意味着,母亲角色在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中是至关重要的,这部分儿童在遇到挫折时具有更强的心理韧性和更高的自我调解能力。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外来务工人员相关政策措施的时候,应当适当借鉴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激励和经济补助等多种手段,鼓励更多留守儿童的母亲返回家乡,陪伴子女。

其次,应当促进“校园关怀”。除了家庭,学校应当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处“心灵港湾”,而现实是,很多农村地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主要精力只能放在学生的学习上,没有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应当鼓励发达地区的心理咨询人才到这些学校支援教育,形成科学合理的“心理支教”制度,确保支教行为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对当地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心理干预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加以干预和疏导;还要支持这些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各类课余文化活动中,引导他们构建更和谐的“精神家园”。

最后,应当提倡“大众关爱”。一方面,应当通过政府行为、社会公益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这一主题的宣传教育,逐步营造更宽容的社会氛围,形成关爱的大众共识。对那些出现过激行为的留守儿童,不能仅仅满足于刑事处罚或批评教育,而应当重点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组织专门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不放弃、不抛弃,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找回正确的人生航向。另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社会志愿者深入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形成生活关爱和心理干预的社会力量,并完善长效机制,确保志愿者行为长期稳定,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作者系浦东新区人大办干部)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祖父母关怀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南南的困惑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