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 辞官赴北大任教

2015-09-10 07:22王燕青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编译局政治学副局长

王燕青

俞可平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师从当代中国政治学主要奠基人赵宝煦,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政治学博士。

10月28日,在中国深化改革理论研讨会上,原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宣布,经多次申请,他已获批辞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一职,将调任北京大学。

中央编译局是副部级单位,副局长是正厅级干部。俞可平出生于1959年,今年56岁,在副局长这个位置上已经待了14年,要升任局长职位恐怕很难。

2013年1月17日,原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因被情妇曝光与局内多位女性淫乱被解职。但声名在外的俞可平并没有能够获得提拔,组织部门外调原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贾高建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之职。贾高建与俞可平同为1959年生人。

俞可平说,“一般一个干部在一个岗位上不得超过8年,我已经超过(这个期限)6年了”,“我啥都不要,就想做个教授。”他说自己从四五年前就下定决心回学校当教授,经过三四年的多次争取,最终获批辞职。

据公开资料,俞可平将担任新组建的北大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并有可能接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兼任北大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对新工作充满期待,他要“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民族的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俞可平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在官方主流话语体系中楔入了“民主”这个词。2006年12月,他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而后出版《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

俞可平的名声不在于他对民主的学术研究,而在于他的一些言论引发了社会共鸣。他认为,新中国建国后,比较民主的两个时期是:1949年至1957年;19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

在俞可平看来,“民主就是一系列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公正和人权的制度安排”,“民主就是把人民自己喜欢和认可的官员选拔出来,授予他们以管理国家的权力,然后对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民主和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俞可平特别重视政治制度中的民主和法治。“法治与民主不仅不相冲突,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传统中国有法制,但绝无法治,因为法律之上总有一个皇帝在那里”,“法治如不建筑于民主政治之上,则所谓法治云云,定不免成为少数人弄权营私欺世盗名的工具,惟有在民主政治的保证之下,法治才能成为真正于人民有利的一种制度。”

在他看来,法治绝不等同于法制。“‘法制’的重点在于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法治’除了强调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外,更强调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超越法律之上。”

猜你喜欢
编译局政治学副局长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一杯清水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我当主任
给副局长拉票
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简介
中共中央编译局江苏师范大学发展理论研究中心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
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