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第33期
一年一度的艺术家权力榜再度揭晓。
对于这几位上榜的当代艺术家,我几乎都是陌生的。对这样的陌生,我感到由衷的欢欣。陌生,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迭代更新速度很快,江山代有人才出,在当代艺术领域里,也是硬道理。
8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很少不受西方艺术传统的影响和熏陶,尤其以现代行为艺术或现代艺术为最突出。本刊卷首语的标题,用了“回向传统”4个字,其中“回向”所具有的哲学意义非同凡响。
传统是源、是本,是当代艺术家群体创作灵感的泉源,是他们追求精神家园的最终皈依,我们坚信,超越世俗的艺术价值和标准是存在的。
对传统不约而同地回向,是一种不可逆转,也是一种艺术追求的必然。
好一个精彩无比的回向。
——杨锦麟
(香港资深媒体人,锦绣麒麟传媒创办人)
Q 编辑部老师们好,我很好奇的一个问题是:在你们看来,记者这个职业未来真的会消失么?(因为我真的很想当记者啊可是家里一直觉得这个职业没前途很危险……)
@Frau Belle
王燕青:怎么可能消失!没有一个职业像记者一样能让年轻人有广阔的见识和开阔的视野。这简直是充满奇遇的好奇的人生旅途。年轻人,加油!
张明萌:为啥会消失啊……而且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骚年,先找到工作再说吧,毕竟就业形势这么惨烈……
张雄:或许会的,世界上比新闻重要的事情多了去了。
钟瑜婷:作为记者,其实很怕问采访对象类似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首先不太成立,没有一个人可以足够自信到看到未来的形态,所以这种预言的东西并不靠谱。如果一定要回答的话,我觉得不会,此外它也一直都不危险。
麻晓天:不会消失但会越来越精英化吧。
邓郁:“没前途、危险”,和是否消失都没有必然联系。什么叫作“有前途”呢,有好收入好名声,上升空间?这些是你最在意的吗?先问问你自己,你喜欢当记者,是觉得能从中获得什么,以及家人的意见在多大程度上能左右你的行为。还有,除了调查记者,我觉得记者比很多职业都安全。
黄剑:我觉得会越来越小众,价值更大,却消失不了,像卫毅、王和岩这样的记者,永远都有一席之地。
Q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会不会有表现?如果有又是怎样的表现?
@青衣飘飘
麻晓天:没办法投入任何感情。
王燕青:不喜欢的人不见,不喜欢的事不做。
张明萌:浑身不自在,度秒如年,不停动来动去,恨不得瞬间消失……
钟瑜婷:躲开,或者在他们面前沉默,有时也会挑衅一下。
张雄:走过路过,不可纠缠。
孙凌宇:装着不在意,然而表情已出卖了一切。
邓郁:问题好大。要看那人离得有多近,那事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吧,处理起来肯定不一。不过这问题倒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学校被人踹脚,回家我告诉妈妈,不能还手。这段子至今她念念不忘。那时我的理由不太记得了,无非是还手了就不占理,对方会疼之类的。从小自己在“吃亏”这事上是比较隐忍的,而且内心会以此为“美德”。现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我当然也会告诉孩子遇到问题不能诉诸暴力,但自己绝对不是什么都不做,而且会鼓励孩子尽量用言语说出内心的感受。
黄剑:一般会远远地避开。
Q 一直以来对什么坚信不疑?
@CGI
孙凌宇:否极泰来,乐极生悲。
麻晓天:越坚信就越怀疑。
王燕青:坚信不疑两件事:爱笑的女孩运气好和一定要行善。
张明萌:正义和善良。
钟瑜婷:对吃饭和反正都要死这两件事坚信不疑,其他的好像就没有了。
邓郁:一直坚信活着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曾经以为自己与众不同,渐渐发现不尽然。曾经还很坚信爱情与婚姻的浓度与长度,现在会觉得那些只是社会定义某种情感程度和关系的字眼。但这些都没减损我对生活本身的信心。
张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
黄剑:多读书总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