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勇
凤翔泥塑的制作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700多年前的春秋早期,但几千年来,凤翔泥塑都不被重视,而是被当作打发时间和哄小孩的玩意儿,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胡新明等艺人的努力下,凤翔泥塑才成为蜚声国际的工艺美术精品。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门手艺正面临传承危机:老艺人的技法失传,一些泥塑品过分商业化,年轻人不愿学……凤翔泥塑要走得更远,还得解决诸多问题。
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著名的“酒乡”和“青铜器之乡”,这里除了出产西凤酒和青铜器,还出产另一种不为人注意的小玩意儿——泥塑。在凤翔境内出土的春秋早期墓葬中,有一尊保存完整的虎形泥塑,距今已有2700年历史,是国内迄今发现制作年代最早的彩绘泥塑。
在凤翔,当地人把泥塑叫做“耍货”,原本是农闲时做着玩的玩意儿,当地百姓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在一代代手艺人的积累和努力下,凤翔泥塑逐渐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但是现在,随着市场萎缩与老艺人的消失,这门手艺仅剩下两三个传承人,正濒临着失传的危险。
承袭自明朝军队的手艺
小孩最爱的玩具
凤翔泥塑如今主要集中在城关镇的六营村及周边地区,六营村的村民十之八九都曾做过泥塑,而我要探访的胡新明,正是六营村泥塑艺人中的佼佼者、凤翔泥塑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
在六营村口迎接我的胡新明,是一位方脸的中年汉子,和一般西北汉子给人的敦厚印象不同,他的身形略微瘦削,说起话来喜欢咧着嘴笑。我们边走边聊,他开始对我介绍关于泥塑和这个村子的历史。
胡新明所在的六营村,是在明朝建起来的。1369年,朱元璋的大军进入陕西,攻下了凤翔,将元将李思齐的10万军队赶到了甘肃。后来,朱元璋军队中一位名叫李文忠的将领,率领第六营兵士屯扎于此,就给这个村取名为“六营村”。这些士兵大多是江西人,不少都会制陶手艺,闲暇无聊时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泥巴捏制成形态各异的塑像当玩具。后来,凤翔设立千户所,这些士兵的后裔就成了军户在这里屯田,农闲时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捏制塑泥人和动物,然后等到庙会时拿出去卖,凤翔泥塑也由此传了下来。
胡新明的工作室在村里的“西府民俗艺博园”,他现在经常在那里制作泥塑,还常有游客来访、拍照。兴致好的时候,他会给游客表演拿手绝活——现场塑像,按照游客的样貌捏制一个一模一样的小泥人。这个过程一般不会太长,敲打后的黄泥,用木刀、“泥橹”等工具简明扼要地刻出轮廓,勾出线条即可,所以很受追捧。但胡新明说:“这连半成品都不算,它省略了着色环节,而且由于是现场临时制作,所以追求快速,只注重还原黄土的质朴本色,跟精雕细琢的传统泥塑是没法比的。”
传统的凤翔泥塑,由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涂漆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从制模、捏塑成形到上彩,就算是熟练工,做一个泥人起码也要5天才能完成。传统的创作分为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为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最有名的还是“虎”的泥塑,尤其是挂虎和坐虎,颇受百姓喜爱。挂虎常挂在后门,和前门贴的门神一样,可以驱魔辟邪;坐虎则是遇到小孩满月、百天、周岁亲友们就以坐虎相赠,表达他们对小孩长命、富贵的祝福。
坐虎的虎面纹饰多为五谷、花草、蔬果的结合,虎面上还绘有宝葫芦,显得逼真却不骇人,是过去六营村的小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胡新明记得小时候只要有小孩子一哭,吵着要玩具,大人就把坐虎往他兜里一塞说:“骑老虎去!”孩子一见这老虎,立马就破涕为笑。
初中毕业专攻泥塑
精研技艺终成一绝
在胡新明的工作室内,他一边给自己最新创作的一个泥羊上色,一边跟我念叨家常,笔走龙蛇间,鲜艳的颜色就在泥胚上鲜明起来,可以看出他对绘画和雕塑艺术都造诣颇深。
1965年,胡新明出生在凤翔县六营村,他的父亲胡义、母亲宁录翠都是熟悉泥塑、面塑、剪纸、刺绣等工艺制作的民间艺人,所以胡新明自幼耳濡目染,对各种传统艺术非常着迷。他四五岁时,就经常观察飞翔的小鸟和静睡的猫咪,然后用泥试着捏出其造型。除了捏泥巴,胡新明从小还跟着长辈们学习绘画、剪纸、刺绣等技艺,而且都能拿起来就做得像模像样。
上世纪70年代,由于政治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影响,家里变得缺吃少穿,这时泥塑就成了补贴家用、换取口粮的“讨饭手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进行传统手艺创作,很容易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或“封建残余”进行批判,他却跟着父亲趁无人注意时挖泥,然后关起门来在家里捏成泥塑,再偷偷地用架子车拉到几十公里外的陇县、华亭等地,走村串乡地叫卖,然后用卖掉的钱在“黑市”上买点粮食,或者换些馍疙瘩、破衣服、旧皮鞋。胡新明至今都能记得自己当初叫卖的喊话 :“耍货耍货,一毛钱两个!”
初中毕业时,恰逢政治环境变好,农村也进行了改革,实行包产到户,农民再不用听着上下工的铃声在地里出勤了,胡新明凭着对老手艺的执着和喜爱,决定全身心地投入泥塑事业。就在他毕业前夕,一批来华访问的法国友人专程到凤翔看“泥娃娃”,胡新明作为凤翔泥塑的后辈新人,参加了“泥娃娃”的制作演示,他制作的泥塑作品,也被法国友人带到了万里之外的法兰西。
此后,胡新明参加了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创作班,创作实践加理论培训,使他的手艺有了较大的提高。回乡后,他专攻泥塑,做出的泥塑灵巧生动、人见人爱,很快在十里八乡出了名。1983年,凤翔泥塑被选送到南京艺术学院展览,胡新明不但有作品入选,还应邀前去为学生讲授凤翔泥塑的课程。他说那是自己第一次登“大雅之堂”,下面坐着的人都比自己大,自己紧张得手心都是汗,站在讲台上,简直就是“枣核儿扯板——两句(锯)”,就不知道说啥了。同一年年底,陕西省文化艺术采风团来到凤翔县,他应邀上台表演,在10分钟内就用泥巴捏制了熊猫、松鼠、猪、羊等4只小动物,赢得了满堂喝彩,也得到了省里专家的重视。
就这样,胡新明成为了六营村彩绘泥塑的新一代继承人,1994年,他被陕西省文化厅、文联、美术家协会联合授予“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师”的称号,先后应邀前往中央美院、南京美院、西安美院及美国、日本、香港等许多地方讲学和表演,其制作的泥老虎等4件作品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称号。
从“耍货”到“工艺品”
凤翔泥塑面临失传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六营村里虽然几乎人人都做过泥塑,但从来没有人正正经经把这门手艺当作一门营生,大家都认为这不过是农闲时节用来打发时间,卖点小钱,哄小孩用的玩意儿,这种心理从当地人对泥塑“耍货”的称呼就可见一斑。而制作泥塑的手艺人,往往也地位卑微有时还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泥塑也只能卖几毛钱,收入只能当零花钱。
1985年,胡新明被选定为“中国陕西民间艺术交流团”4名成员之一,带着300多件泥塑作品和100多公斤泥巴,飞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展览和讲课。在美国的42天里,艺术交流团的各种作品换回了23万美元的外汇,他辗转旧金山、圣保罗等11个城市,受到了艺术家一般的尊重,而且他个人也领到了500美元作为对他的私人赞助,这令他大受震动,坚信“泥娃娃”也能变成“金娃娃”,决心将凤翔泥塑发扬光大。
回国后,胡新明一心扑到了泥塑技法的改进上,为了攻克泥塑作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碎这一难题,他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进行了数百次试验,先后替换过上百种添加材料。最后,胡新明向著名考古专家陈全方等人请教,从西安古城墙用糯米汁黏合石砖等事例上受到启发,在和泥时添加糯米汁等材料,终于研制出了被称为“摔不烂”的防破碎泥塑。
工艺改进后,胡新明在创作上也努力进行各种尝试,他设计制作的泥塑作品达数百种,其中最大的灵山卧佛高达10多米,最小的十二生肖仅有手指甲般大小。2002年,他又和村里爷爷辈的老艺人胡深一起创作了泥塑马、泥塑羊,连续两年被国家邮政总局邮票设计司确定为生肖邮票主图案。胡新明的种种举措,让凤翔泥塑在频频获得殊荣的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不再是不入流的“耍货”,而一跃变成了赠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比利时首相等世界名人的尊贵礼品。
在胡新明的带领下,六营村开始从事泥塑创作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令人感到欣喜,但同时也深感繁荣背后的危机。六营村的泥塑制作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是典型的小作坊制作,所以显得松散,泥塑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且由于制作者的目的多半是为了赚钱,在商业环境的影响下,生产出来的泥塑往往以销定产,一味迎合市场需要,还存在恶性竞争,这严重影响了凤翔泥塑这一品牌。
更可怕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凤翔人自己对泥塑的不重视,原来的不少老艺人根本就没把手艺传下来,导致很多传统泥塑技法已经失传。如今在六营村,还能拿得出手的艺人就只有胡深、韩锁存、胡新明等寥寥几人。为了不让手艺失传,已经80多岁的胡深不得不打破“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把手艺传给了女儿胡小红。但这些人如今都上了年纪,年轻人则把玩着PSP和iPad,愿意和泥巴打交道的越来越少。
为了让凤翔泥塑能够传承和兴旺,近几年,胡新明联合了六营村多家泥塑生产户,由他提供泥塑模具统一生产,他甚至大方地将制泥坯的配方和盘托出,还负责泥塑的设计和销售。他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来整合六营村的泥塑产业,让凤翔泥塑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