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摘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产生、修正和完善的过程。错误既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又是教学的巨大资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防范与回避本身就是教学中的“错误”,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错误;制造;引出;将错就错;善待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93-1
一、制造错误,争中分析
南师大一位教授曾经说过,教师在正常授课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错误”教学,有意识地安排几个错误。一个问题,老师总讲的至善至美,一一给学生讲解分析,学生听得头头是道,短时间学生也能明白,而这种学习是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没有经过学生的思维、探索,是一种模仿和识记过程,窒息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自创性,是学生对问题停留在表象认识,无法深入到问题的本质。而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比较、分析,甚至引发争议;让学生从分析错误中学会反思,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内心的“不平衡”通过探究寻找“平衡”的支点,学习新知识。
二、引出错误,争中反驳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这样做却是忽视了错误的价值。寻找、思考、交流和反驳的过程,正是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错误,更是一次机会。我们不但要利用学生的错误,还要主动制造一些错误,引发学生的争论,反驳,真正利用错误的价值,更好地学习知识。例如,我们在求证:sin2x+4sin2x≥5时,有学生直接用均值不等式求最植,而细心分析一下,发现是错误的。错误是因为sin2x+4sin2x≥2sin2x·4sin2x=4中,等号只有在sin2x=2时才能取到,而这是不可能的,学生的解法中优先考虑了均值不等式法,这非常正常,但此题不能用。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如何解题,经分析发现,可构造一个函数,利用函数的最值证明不等式。
证明:显然0 任取0 ∵t1-t2<0,0 ∴1-4t1t2<-3<0 ∴f(t1)-f(t2)>0,即f(t1)>f(t2) 故f(1)是函数f(t)=t+4t在(0,1]上的最小值 ∴f(t)=t+4t≥f(1)=5 即sin2x+4sin2x≥5 回味一下,给题是十分精彩的,用到了构造法,由sin2x+4sin2x,构造出函数f(t)=t+4t(t∈(0,1]);用到了最值法,由f(t)在(0,1]上的单调递减性,得出f(t)≥5的结论;还用到了转化法,把不等式的证明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题目还设置了一个sin2x+4sin2x≥2sin2x·4sin2x的暗礁,间接地告诉我们使用均值不等式必须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三、将错就错,争中明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同一问题时存在许多差异,若教师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不明智的,所以要摸清学生的心理。对待学生错误要有良好的心态,把“错误”变成“新发现”,变成“新习题”,更变成“闪光点”。教师大可不必害怕学生的“错误”,只要错的合理,错的其所,教师也不妨试一试“将错就错”,尤其是对出错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些机智,给予学生自信,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理,因为学生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求知过程中,所习得的本领才是真正被他们所内化吸收的本领。 四、善待错误,争中内化 数学教学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要体现在教材、教学的各个层面,又要体现在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要理解和宽容学生的错误,巧妙地加以利用,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探讨、尝试中去修正错误,以此点燃全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背景,对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思考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错误实际上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错误,更要挖掘错误的潜在价值,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和智力发展。 学生的成长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善待学生的“错误”,课堂能够得到有效生成,也能在争论中内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有时更是创新火花的闪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要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