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娟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毋庸置疑,教师职业本身对增进人类利益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面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发展脉络,探索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渐开始抛弃简单的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用更先进的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过程。多媒体进入历史课堂,使之变得精彩纷呈。
一、课堂变得生动
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
——爱因斯坦
把多媒体引入历史课堂,就是利用计算机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综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直观形象的优势。因此,更易呈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知识,将本来死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例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下册第9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中,三个政权的并立从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怎样才能生动展现政权并立的状况呢?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优势制作白板或PPT课件就势在必得了。通过教师有效的设计,将三个政权所在的位置,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一一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循序渐进地了解这部分知识,为后边掌握政权并立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后再穿插赵匡胤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图文并茂的故事,因此,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的优势本节课就实现了让历史课堂变得更生动的目的。
二、课堂变得主动
人所具备的智力仅够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的欠缺。如果这种谦卑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那么人类活动的世界就更加具有吸引力。
——爱因斯坦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困扰我们教师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上的反应平平不主动。一味由教师引导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每一个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我们会发现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导的一言堂,孩子们对老师展示出来的各类问题,各种探究活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记得在讲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秦的统一”这一课时,教师通过收集资料给学生提供了一则秦始皇出巡的故事。通过阅读这则故事,学生开始主动研究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的若干举措。例如,文字的统一,度量衡的统一,车轨的统一等等。所以整个课堂就成为一个探究的课堂,主动的课堂,大家思维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效果前所未有的好。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课堂变得灵活
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
——爱因斯坦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决定了一位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我们在历史课堂中怎么样才能更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达到对知识最好地掌握呢?我们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今只要掌握了多媒体的课件技术,任何一位历史教师都可以将有着密切知识联系的课程穿插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有力整合。特别是在毕业年级的复习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位教师将一个单元的好几课内容整合在一起,甚至是将中国史、世界史的一个专题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我们的历史课堂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灵活多变。甚至每位老师设计的练习题都各具特色,将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的知识精选,灵活多变的题型展现。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角色也出现了灵活的互换。老师可以像学生一样作为一个倾听者,学生也可以像老师一样作为一个演讲者。学生之间也互为老师,他们通过对课堂问题的讨论实现了对知识的深入研究。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