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兴趣;方式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更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那么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艺术。学生求知欲的强弱决定着学生获取知识的高低。因此,学习兴趣、求知欲是支持并推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际,我经常采用故事情景法、猜谜儿歌法、游戏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如,教学“变色花”一课,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一朵自制的纸花,花朵和枝叶都是白色的,问学生:“这朵纸花漂亮吗?”这时就会有学生提出:“要是有颜色就好看多了。”教师拿出装有紫甘蓝水的小喷壶,往白色的花朵上喷洒,一会儿奇迹出现了,学生发现白色花朵变成了红色。他们很好奇: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花朵会变色?接着教师又往纸花的白色枝叶上喷洒,枝叶变成了绿色,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一瓶溶液,能使白色纸花的花朵和枝叶变成不同的颜色?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乐于探究。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诱导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渗透着教师、学生与学习探究对象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三者关系紧密。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学习、过程的体验,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并引导他们观察和发现,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解决问题,为探索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
例如,教学“观察鱼”一课时,当教师将鱼展示在学生桌上时,问:“你们看看面前的鱼,可以发现什么?”学生马上就开始观察鱼。有的用小手拨弄,有的小声议论。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议论:“鱼是怎样游动的?”“鱼睡觉时是躺着还是立在水中?”“鱼靠什么立在水中?”……当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汇总后,每个学生很快确定了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并寻求志趣相同的同伴一起合作研究。
三、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增强学习兴趣
创建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是维持科学课堂探究的必备条件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自己制订方案并设计实验来检验、拓展和修正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坐等别人指导。活动目标一旦确立,教师便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学生细心操作、观察、测量并记录,无形中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尊重实践的科学品质。并不在于要他们得出“科学的结果”,而在于让他们明了主观的假设最终是要由实践来检验的。
例如,教学“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一课中,要证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指导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法:①用塑料袋装满空气,封住口,放在热水里,看塑料袋会不会鼓起来;②把充气不足的气球放在热水里,试一试它的弹力有没有变化;③往气球里吹气,扎住口,放在热水里看气球会不会有所变化;④把气球套在烧瓶口,给烧瓶加热,看气球会不会鼓起来;⑤将针筒的活塞拉到气针的中间,封住气针进气口,把针筒放在热水里,看活塞会不会弹起来等等。
四、培养动手动脑习惯,发展学习兴趣
美国的哲学教授李晋曼认为:开展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课堂转变成为一个探究的群体”,即把个体的学生和松散的课堂整合成一个内在联系紧密、兴趣和目标一致的学习组织。探究群体为孩子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形式、工作平台和学习氛围。
例如,教学“搭支架”一课时,要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采取学生分组实验。①猜一猜:(教师举着吸管搭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支架)你们猜一猜哪个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呢?②请同学们用桌上老师提供的材料搭成不同形状的平面支架,验证你们的假设。③搭好后用手拉拽,比较结实程度,哪个谁最不容易变形。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动物的繁殖活动》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有关克隆的新知识,我充分运用直观的无性繁殖的Flash课件和多利羊诞生的Flash课件的演示,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了解多利羊的出生過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好奇和惊讶的态度是提高科学兴趣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如录像、动画、投影等教学手段的使用,使科学教学具有更高的效率,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兴趣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