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华
摘 要:文章从市场分析前提、市场结构决定因素、SCP三者因果关系的判定、市场结构类型划分标准、市场结构测度指标、市场绩效衡量指标、市场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市场结构政策含义八个方面阐述了西方市场结构分析的内涵,并论述了其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市场结构 分析范式 结构测度 绩效衡量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034-03
市场结构是由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又称产业经济学)定义的,其主要指不同产业内部的不同要素的比例结构,主要包括规模、集中率和产品差别化三个方面的因素(Hay和Morris,1991),进而由这些因素所决定的市场垄断性(或竞争性),经济学研究市场结构的意义在于试图找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某种稳定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内在的传导机制,以便根据这种关系和传导机制制定相应的市场结构政策,提升市场结构的合理性,使其更切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达到提高经济绩效的目的。
事实上,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现实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单一制与双轨制、市场机制完善与不完善、市场主导与行政主导,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两者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和决定因素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两者市场结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最终导致西方市场结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不适用性,中国亟需构建一个符合自身经济现实与特性的市场结构分析框架,亦即市场结构分析范式。
一、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内涵
市场结构分析范式,是指市场结构分析框架,亦即市场结构分析逻辑,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市场结构分析范式应该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是指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市场机制完善程度的不同,决定市场结构分析的逻辑起点也会随之不同。例如,因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上存在差异,所以中西方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也一定存在相应的差异。
第二,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与市场进入壁垒的性质相关的,不同性质的进入壁垒将形成不同性质的垄断,经济性进入壁垒形成经济垄断,行政性进入壁垒形成行政垄断。市场结构既可能由经济垄断决定,也可能由行政垄断决定,最终由谁决定取决于何种性质的市场进入壁垒居于主导地位。
第三,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三者因果关系的判定。判定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任何一个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理论基石和根本逻辑,其涉及到不同分析范式研究方法、研究重点、模型设计以及政策含义上的差异。
第四,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是指将不同进入壁垒和不同垄断程度的市场进行分类,基本原则是将具有基本一致市场属性的市场归属同一种类型。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取决于市场属性,而市场属性取决于市场进入壁垒,当市场进入壁垒不同时,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也会相应不同,经济性进入壁垒对应经济垄断程度的划分标准,行政性进入壁垒则对应行政垄断程度的划分标准。
第五,市场结构测度指标。市场结构测度的本质是对市场垄断性(或竞争性)的测度。选取客观准确的市场结构测度指标,是构建一个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六,市场绩效衡量指标。市场结构分析的核心内容是寻找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内在的、客观的经济联系,以期通过合理的市场结构政策来改善市场绩效水平。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准确衡量市场绩效水平,是建立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
第七,市场结构研究方法。市场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推理、计量分析、博弈论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研究方法,由于不同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理论基础不同,导致其研究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第八,市场结构政策含义。市场结构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市场结构政策的指向和含义,对于不同的市场结构分范式,其政策含义也会相应不同。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市场结构分析范式,应该是对以上八个方面内容的规定,其中第一、二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分析前提,其对第三、四、五、六方面的内容起决定性作用,当市场结构的分析前提和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不同时,SCP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会相应不同,进而使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市场结构的测度指标以及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等也都会有所不同。第七个方面的内容是市场结构的分析工具,第八个方面是最终目的,如表1所示。
二、西方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内涵
西方市场结构理论的研究是在西方完善的市场机制前提下完成的,并形成了哈佛学派结构主义、芝加哥学派效率主义和新产业组织理论行为主义三种主流市场结构分析范式。
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在学术界被称为结构主义。哈佛学派的理论思想具有经验主义性质,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截面回归分析方法,强调实证性的产业研究,正因为如此,哈佛学派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在公共政策上,哈佛学派认为市场集中将妨碍市场竞争,为了获得良好的市场绩效,必须采取积极的反托拉斯和政府管制政策,以合理化市场结构,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SCP三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双向因果关系,芝加哥学派在哈佛学派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市场绩效的分析,强调市场绩效对市场结构合理性的决定意义。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更多地是建立在对哈佛学派的批评上的,最后也并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分析范式,即便如此,鉴于对市场结构分析范式内容的界定,本文将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思想称为效率主义,在对SCP三者因果关系的判定上,其与结构主义存在实质性差别。芝加哥学派认为仅凭哈佛學派统计研究的结论不足以用来指导政府如何干预市场,统计的显著性不代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必须找到真正的理论逻辑,并且不能拘泥于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等结构指标,而应该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以经济效率为标准对市场支配力和企业行为进行考察。在公共政策上,芝加哥学派信奉经济自由主义理念,主张自由放任政策,发挥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反对政府干预和反垄断法,认为应该将反托拉斯政策仅限于禁止瓜分市场和企业横向的价格协调行为,主张对企业兼并、主导企业的行为和垂直限制等少加干预。
新产业组织理论将博弈论引入到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当中,其特别注重市场行为的分析,强调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并最终在SCP范式的基础上自成体系,形成了行为主义分析范式。在公共政策上,新产业组织理论反对将反托拉斯政策仅仅局限于禁止水平价格的协调,提倡加强对大企业行为的反托拉斯管制。
由上述可知,西方市场结构理论中已形成了结构主义、效率主义、行为主义三种主流的市场结构分析范式,本质上,效率主义和行为主义是对结构主义SCP分析范式的拓展,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主要体现在SCP因果關系的判定、研究方法以及市场结构政策含义三个方面,除此,西方三种主流市场结构分析范式其他五个方面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均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其分析前提;承认经济垄断对市场结构的决定性;按照经济垄断程度对市场结构类型进行划分;采用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熵指数等市场结构测度指标;采用利润率、勒纳指数、贝恩指数、托宾的q等市场绩效衡量指标,如表2所示。
三、西方市场结构分析范式在中国的发展
国内学者对西方市场结构分析范式的发展,以于良春(2008)的ISCP研究框架最具代表性。于良春(2008)考虑到中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以及行政垄断对市场结构的主导作用,针对中国特殊的经济现实,构建了ISCP研究框架,并以此框架为基础构建了转轨时期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用于分析和测量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截面式地比较不同地区行政垄断产生的影响。
ISCP研究框架与西方市场结构理论中的SCP范式具有较大差异。在地区性行政垄断的ISCP框架中,I(Institution)表示行政垄断得以形成和持续的制度性因素;S(Structure)表示反映行政垄断程度的市场结构、产权结构等结构类因素;C(Conduct)表示政府和厂商的行政垄断行为;P(Performance)表示具有行政垄断特征产业的绩效,包括微观层面效率、产业层面效率和宏观层面效率。ISCP理论分析框架对制度因素、治理结构、产权结构,还有政府和企业的产权行为等设计了一个指标体系,涉及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再在这个基础上分别对制度类、结构类、行为类、绩效类指标进行测算。
虽然考虑了中国经济现实与西方的差异,并精心设计了一套庞大的指标体系,但本文认为,由于ISCP研究框架自身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导致其难有广泛的应用。
1.目前ISCP研究框架主要应用于地区行政垄断的研究,如前文所述,本文未将地区行政垄断纳入研究范围,主要是考虑到绝大部分地区行政垄断并非经济行为,地区行政垄断主要受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并很难进行客观准确地量化,故此,ISCP研究框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看似完整,但说服力却并不强。
2.按照奥卡姆剃刀原理(the Principle of Oc-cam’s Razor),若模型是彼此竞争的,各模型的预见都同样好,则应选择最简单的那种。模型越是简单,其适用面也就越广,ISCP分析范式的指标体系过于庞大和复杂、含义不够直观明确,致使其不大可能被广泛应用。
3.ISCP研究框架主要是为地区行政垄断研究设计的,其对行业行政垄断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至今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用于行业行政垄断研究的理论体系。
除于良春外,刘小玄(2003)对中国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进行了测定,将转轨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市场类型依次划分为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国有企业主导的垄断竞争市场、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竞争市场以及一般竞争市场,分析了不同市场的企业行为以及均衡条件,并对中国产权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决定、产权结构既定条件下规模和集中率的作用、不同进入壁垒对产业绩效的作用、以及产权和规模既定条件下集中率对绩效的影响等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其总的结论认为产权与市场都是决定绩效的重要因素,最终的政策含义是产权改革和反垄断。刘小玄(2003)的研究本质上结合了中国转轨时期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将西方SCP分析范式向前延伸至产权结构,将产权结构作为一个决定性因素纳入到中国市场结构的分析框架里来。该研究虽然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分析框架具有实质性的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该研究对中国市场结构类型只是基于转轨过程的时间序列划分,而并没有对其做总体的截面式划分;二是该研究主要是基于以计量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缺乏一个完整的、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理论基础比较单薄,最终也没有形成一个能被简便应用的中国市场结构分析范式。
另外,陈爱贞(2006)针对转型时期中国市场结构的特征,构建了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三者互动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市场结构是行政垄断、经济垄断和过度竞(下转第38页)(上接第35页)争的三元状态,利用博弈论方法对这三种市场结构类型做了均衡分析,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市场结构的演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即便如此,笔者认为,中国市场结构简单的三元划分法过于简单,垄断与竞争之间缺乏过渡的市场结构类型,不能客观反映中国市场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规律,也不能正确解释中国不同类型市场结构间的内在关系。
参考文献:
[1] 卫志民.近70年来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J].经济评论,2003(1)
[2] 于良春,张伟.中国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强度与效率损失研究[J].经济研究,2010(3)
[3] 刘小玄.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2003(1)
[4] 陈爱贞.中国三元市场结构的垄断与竞争博弈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6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广东东莞 523419)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