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蓬
摘 要: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相对比较重,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把握,将教学的眼光不仅放在对知识的讲解上,也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也符合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改变,教学更加的人性化,更加的尊重学生作为教學主体的地位。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要注重从实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更加得有效率。以下是笔者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帮助学生了解高中物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物理的学习,不只是盲目的用功,而是要找到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对物理的了解,让学生养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习惯。首先,高中物理相对初中物理知识的难度明显增加,知识越来越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善于利用数学工具,使物理的学习更加得简便。这些需要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发现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使物理的学习变得得心应手,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中物理知识是对初中物理知识进行了升华,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还是有法可依的,而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慢慢引导学生去逐步了解这些知识,有计划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更快的接受,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向心力”这一节时,教师先是简单地将向心力的概念向学生进行解释,然后让学生去理解,并列举出生活中含有向心力的实例,看看学生读向心力的理解程度,然后再问学生,当车辆通过弯道时,为什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怎么样才能避免?学生都知道是因为速度太快,但是具体的原因就不是很清楚,教师就可以将向心力与离心运动的关系讲解给学生。教师这种逐渐深入提问的方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能够对知识有一个更为清晰的理解,同时也会缩短与物理的距离。
总之,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有依据可寻的,这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申正文.浅谈创设物理情境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N].学生周报:教师版,2012(45).
[2]顾银香.浅析学好高中物理的几点想法[J].数理化学习,201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