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
一、借助学生思维资源互动,促进新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
小学生对“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让他们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产生新的问题,并注意把此处作为探究点,引发学生新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例如,某教师教学“平行与垂直”。
教师创设情境。
两只可爱的蚂蚁在一个绿色长方形草坪上郊游,想象一下:如果蚂蚁A与蚂蚁B一直沿直线爬,那么它们最后会相遇吗?猜一猜,并画出它们各自的线路图。
学生只画了图1~3三种,教师展示学生作品。
师:这些线路图,你想怎样分类?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图1的平行线分为一类,把图2、3相交也分为一类。
师:还有吗?
师:老师也画了一种,(图4)应该分为哪一类?
生:因为图4中的两条直线还可能无限延长,最后就会相交。所以,也属于相交的一类。
师:那么我也学一学你的办法,把图1的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它们最后会相交吗?
师:在数学上,像图1这样,在同一平面内,无论怎样延长,都不可能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师(巧设陷阱):谁能说一说你对平行线的印象?
连续3位学生站起来,都只提到“不能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师:那么,请你找到长方形黑板边框上,这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学生指出这个长方形边框的另一条相对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条直线永不相交。
师:就这么说理由就够了吗?
教师拿起一把直尺,随意放在讲台桌上。
师:按你这么说,这条“直尺所在的直线”和“黑板的这条边线”无限延长后,也永不相交,所以它们也是一对平行线?
生:不行!因为这两条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只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能叫平行线!
上述片段,教师正是利用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先随着学生的思路假设他们的言论的正确性,然后跟进这个“正确”结论,反而得出荒谬的结论。在这一轮跟进中,教师是可以预设到学生会“上当”,让学生这个主体在“自相矛盾”中否定自己曾经的“正确”,从而加深对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师生互动目的性明确,学生在深度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中有了丰富的生成,使课堂灵动。
二、跟进学生的语言资源互动,促进新的学习需求不断产生
一节数学课的本质是数学思维的动态营造,而人类的语言却是思维外在的体操。但是,由于学生间个体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差异,或者由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会使有些知识中的思维过程用言语难以表达出来,也难以把握。因此,跟进学生有缺陷的语言资源,或者经典的语言资源进行互动,引导深度思考,促进新的学习需求不断产生,也是营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俞正强老师的“植树问题”一课,他仅用一根粉笔,一幅线段图,几棵小树(学具),就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领略生活中无数的“植树问题”。他的教学智慧在于抓住课堂中学生的语言资源跟进,再由此产生互动,让学生在自醒自悟中明白“植树问题”的“根”在除法,从而把复杂的问题内化成简单的除法问题。
在一堂课中,题目是可被预设的,但辨析的语言却是生成的;解题的方法是可被预设的,但解题过程中的资源却是生成的。课堂上每一个时段都让学生的大脑不断地开动的,教师的义务在于保护学生的不同观点,在于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智慧潜能。
三、跟进学生的操作资源互动,促进新的活动经验不断积累
在“做”中学,是当前广泛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操作时表现出来的是最真实的思维过程,教师如果能抓住他们操作中的精华之处、失误之处、创新之处,进行点拨与综合,那么这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活动体验。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参与学生的操作、讨论活动,增强师生互动的成分,帮助学生学会在操作中有深度地思考问题。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
课一开始,学生先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圆,然后开始汇报自己画圆的工具。
(1)茶杯的圆形盖或底座,(2)三角尺上的圆洞,(3)量角器,(4)圆规。
师:你认为用什么工具画圆最为合适?为什么?
生:圆规。因为圆规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画更大或更小一些的圆。
生:对,因为圆规的两脚间距离大些,画的圆就大,圆规两脚间距离小些,画的圆就小。
师:他说得有道理吗?马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试一试?
师:画圆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生: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半径大小决定圆的大小,是在后面的环节才要教学的内容。可是,现在这个学生已经用课前自己画圆的生活经验,直观感受到了这一点,这时是该追问,从而产生问题、解决问题,还是置之不理?
笔者马上调整教学预案追问:看来这个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量挺大,那么我们就听从某某同学的指挥,去认识一下这两个脚吧!
于是,在学生认识了针尖、笔尖之后,自然得到结论:针尖和笔尖的距离(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而针尖(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在这一轮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既展现了师生思维的冲突,也展现了师生思维过程的相互补充。在结论引出的过程中,教师组织了一次促进学生思维完善的互动过程,跟进学生的操作资源互动,引领深度思考,促进新的认知活动不断加深,促使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主线的课堂,交流互动的良机变化多端,却是无处不在。只要教师更新观念,敢于直面学生美丽的错误,放心地与学生深度对话,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就能从容造就灵动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流水镇中心小学责任编辑:王彬)endprint